陳友康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三中,福建 寧德 355002)
高中化學中問題設計的有效實施
陳友康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三中,福建 寧德 355002)
在教授高中化學課程時,教師需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理解能力適時合理地精心設計多樣化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期待加強其探究、解決問題之能力,樹立其科學的學習理念和價值觀.本文意在探討分享怎樣合理有效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多樣化地設計問題,以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提高.
高中化學;問題設計;有效實施
問題是學生學習與探究知識的核心.合理有效的問題,不僅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重點及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創造力.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理念,依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具體情況,精心設計具有情境化、趣味性、探究性、開放性、遞進性、啟發性的問題.通過多樣化的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主動性,培養其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思維、發揮創造力,最終實現高中化學學習的積極高效性.
1.通過實驗構建問題情境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課堂問題設計時應重視化學實驗.通過化學實驗的操作、反應過程、結論等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有思考性的問題,促進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熱愛,激發探索化學的相關理論和知識,了解和掌握課程教學的內容.例如:我們在化學實驗時可以發現不同的物質在試劑瓶中用到的瓶塞是不一樣的.盛放NaOH、Na2SiO3溶液的試劑瓶塞是橡皮塞;稀鹽酸等酸的試劑瓶的瓶塞為玻璃塞,這是為什么呢?與物質的什么性質有關呢?通過實驗創設的情境提出問題,促進學生邊實驗邊思考,更加穩固的了解和掌握相關實驗知識和教學內容,使實驗的效果更加明顯.
2.聯系實際生活設計問題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情況,通過日常生活構建生活情境,設計與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和掌握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與化學關聯的疑惑,從而感悟化學在生活中的科學價值,自然而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例如:在講解《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這一章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合金的認識以及料及合金在生活中的運用,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如我們知道硬鋁是Al、Cu、Mg、Si的合金,在生活中它可以用來作為制造飛機的材料,那么這種合金的最大優勢是什么呢?它的主要成分是Al,為什么不可以直接用Al來制造飛機呢?
3.運用故事設計問題
在教授高中化學課程時,教師也應豐富教材內容,運用有趣精彩的故事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例如:在講解《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講述氯氣發現的小故事,引發學生對于氯氣探索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更加深刻的掌握氯氣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1773年在瑞士,有一個著名的化學家舍勒,他一直在研究當時被稱作黑錳礦的MnO2.舍勒在一次做研究試驗時,發現了一個驚奇現象:當MnO2和濃HCl混合在一起加熱時,會迅速的產生一種黃綠色的氣體.這種黃綠色的氣體,發現它竟擁有神奇的魔術般的本領.當把新鮮的花朵和樹葉放入盛滿氣體的瓶子時,鮮艷的花朵和碧綠的葉子會迅速褪色.把鮮活的蚱蜢放進去,也只是蹦跶幾下就死去了.那么大家知道這種氣體是什么嗎?從故事中你可以發現這種氣體都有哪些特性呢?學生聽到了這個故事一定會對這種氣體非常感興趣,迫切的想知道這種氣體以及其相關的特性.由此可以引出氯氣課程內容的講解,使學生對于氯氣的學習充滿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效率.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重視趣味性問題的精心設計.從繁瑣的化學實驗、枯燥的化學原理及知識中巧妙地提出有趣的化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探索,發揮創造力和探究精神,樹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理念.
例如,為什么媽媽對我們說,在煮豆子的時候鹽不能放的過早,否則豆子容易煮不爛?為什么在煮綠豆湯、紅豆湯的時候,糖也不能早早的放呢?通過這些生活生產中存在的化學問題的提出,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及原理,切實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實用與有趣,更好地激發學習探索知識的欲望.
教師在傳授化學知識之時,應科學地設計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協作組織探討、思考總結,最終得出結論,解決問題,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態度和協作精神.
例如:在講解乙酸相關內容知識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于乙酸的酸性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設計探究性的問題提問學生,讓學生探討解答.我們知道乙酸具有酸性性質,那么可以通過設計哪些實驗來證明其酸性呢?學生將運用學過的知識以及自主協作探討思考,發現證明乙酸的酸性可以設計以下幾個方案:1.往乙酸溶液里滴加石蕊溶液;2.將鎂條插入乙酸溶液;3.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乙酸溶液.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討自己設計實驗并操作實驗,驗證問題,將使其更加牢固的掌握乙酸的相關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開放性問題的設計也是啟發提升學生創造力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高中學生正處于學習和創造的生理階段,思想具有待發掘的創新探索的潛能.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適時合理的設計具有開放性特點的問題,使學生發散思維、積極探討研究,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考慮和解決問題,借以開闊其視野、拓展其知識面,培養其自信的人格及科學的探索、創造能力.
教師對于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有技巧和方法.在化學課程學習中,要根據課程知識和教學內容,圍繞著教學目的依次設計連續的、發展的、遞進式的問題.將問題由易入難,由小及大,逐步發展,遞進性地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連續遞進式的問題看到學習內容的發展脈絡,并通過對問題的解決從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知識的原理和結構,提高學習成效.
例如:在學習《鈉的重要化合物》時,為了達到學生能充分地了解、掌握Na2O和Na2O2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等知識點,培養學生思維及綜合分析能力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連續的、有層次、遞進的問題串設計,展現知識內容的遞進發展,促進學生理解.如設計以下問題:
問題1:Na2O、Na2O2的顏色、狀態分別是什么?
問題2:Na2O與氧化鈣相似,是一種堿性氧化物,具有堿性氧化物的化學通性.你能列舉出Na2O主要的化學性質嗎?
問題3:Na2O2也是一種氧化物,它是否也能與水反應呢?有無氣體產生?怎么檢驗所產生的氣體呢?Na2O2是否屬于堿性氧化物?
問題4:可以寫出Na2O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問題5:你能找出上述反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分別是什么物質嗎?
問題6:Na2O2是種常見的氧化劑,其氧化性強還是弱?
問題7:Na2O2不僅能與水反應,也能與CO2反應.那么你能寫出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問題8:Na2O2與水、CO2反應均放出氧氣,在生活中有何應用呢?你知道的能產生氧氣的反應還有哪些呢?
通過一系列連續的、有層次性的、遞進式的問題設計,將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相關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展現.學生也將更加輕松容易的掌握和理解其內容,建立其清晰的學習思路,促進學習成效的提升.
懷疑可以改變和創造一切事物.學生應該擁有否定之否定精神,對教材內容、化學實驗、教師講的題目等一切內容都可以質疑.通過懷疑,發現問題、設計問題、研究探討、思考解決,最終轉化成成熟的知識.在這個過程里,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展示自己的意見觀點,增強師生間的有效溝通,通過不斷的討論和思考,有效地實現問題的解決,從而也加強了學生的學習創造力,培養其正確的學習觀念.
總之,科學合理的問題設計及有效實施,對于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成效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具有情境化的、啟發性的、趣味性的、探究性、開放性、遞進性的問題.通過豐富多彩的問題設計,激發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問題意識、科學探索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1]梁卓堅. 高中化學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探索[J]. 中學教學參考, 2012(35):76-77.
[2]黃天明. 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問題設計策略[J]. 考試周刊, 2010(21):181-182.
[3]李文華. 高中化學問題教學的探究[J]. 學苑教育, 2015(3):89-89.
[4]陳蘭芳. 高中化學問題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2(11):81-82.
[責任編輯:季春陽]
G632
A
1008-0333(2017)27-0067-02
2017-07-01
陳友康(1969.12-),男,福建福安,中學一級,本科,從事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