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新旸
(大連市莊河市高級中學二年六班,遼寧 大連 116400)
高中電學在電路發展中的應用
貴新旸
(大連市莊河市高級中學二年六班,遼寧 大連 116400)
力學、熱學、電學都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高中生而言,電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其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電路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對高中電學在電路發展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便我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靈活運用電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高中電學;電路發展;應用
我們在高中學習電學知識,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高中物理的許多實驗,都需要對電路進行設計,這就能夠培養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使我們能夠運用所學的電學理論知識,學會獨立設計電路,掌握電學在電路發展中的應用.
1.電話
電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有線通信設備之一,其雙向傳輸是利用電信號來進行的,在電話的工作過程中,是利用電路連接將兩部電話連接起來的.在電話機中設置有送話器,當我們對著送話器說話時,空氣會隨著我們聲帶的振動而振動,聲波就是這樣形成的.當聲波經過送話器時,就會有電流產生,也就是我們平時提到的話音電流.于是,電路會將話音電流進行傳輸,使其到達對方電話的受話器中,當受話器接收到電流后,會將其進行轉換,最后變成聲波,傳至對方耳中.我們可以對電話的原理進行模擬演示,模擬演示器的組成有三部分,一是聽筒,二是話筒,三是電池組.我們可將玻璃筒制成話筒,尺寸為8cm×3cm,在玻璃筒內,我們可安裝20個1號電池的圓形顆粒棒,其長度為1cm,然后將玻璃筒用橡皮塞塞緊.將燈泡作為聽筒,用導線將鐵釘的頂端與燈泡連接起來,并讓鐵釘與電池棒接觸充分.我們可將燈泡的功率設置為2.5W,用3V的電源將其接通.接下來,我們將鐵釘的兩端捏住,并用不同的力度擠壓鐵釘,我們在觀察中可發現碳精粒會發生振動,話筒的電阻、電流都會變化,這時燈泡就會出現忽明忽暗的現象.于是,我們可以認為,在增加壓力的情況下,電阻會減小,所以電流會增大,這時燈泡的亮度就會增加.在壓力減小的情況下,電阻會增大,而電流則會減小,這時燈泡的亮度就會變暗.
2.光纖通信
我們都知道,現階段的有線通信是利用光纖來實現通信的,其中以單模光纖占主導地位.利用單模光纖,能夠將中繼站的距離控制在100-200km內,如果其效率能夠再提高一點,噪聲能夠再減小一點,中繼站距離還可擴展到500-600km的范圍內.此外,在色散補償裝置中都會設置相應的色散容限,能夠使傳輸系統發生變化,由原來的PDH變成現階段的SDH,而SDH中的電路等級也在不斷的升級,從原來的STM-1發展至STM-64,再加上密集波分DWDM的作用,使得光纖的容量進一步擴大,骨干路由器和交換機之間的接口數量在增多,而這些都離不開電路的設計.
1.無線通信技術
我們的日常生活基本已經被無線通信覆蓋,且無線通信技術已經成為主流的通信技術,在未來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無線通信的信息傳遞,是通過電磁波信號來實現的,如我們在高中物理中所學習到的衛星通信和微波通信.無線通信技術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相關調查,目前全球的無線用戶數已經達到2億以上.在這些無線用戶中,既有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人群,也有文化層次比較低的人群,這就說明無線技術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而無線技術在被應用的過程中,已經由原來的固定模式轉變為現在的移動模式,使得人們能夠更加便捷的對其進行利用.總的來說,ZigBee技術、WiMAX、WiFi技術、NFC技術和IrDA技術等,已經成為當前應用最廣泛的無線通信技術.
2.無線移動通信的發展
根據公眾移動通信的具體情況可知,無線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是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重要趨勢,而3G的廣泛應用、4G在各行業的普及,也成為全球移動網絡的重要發展趨勢.總的來說,無線移動通信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作為移動通信用戶,我們高中生有必要了解這一發展歷程.第一階段主要的應用領域主要是艦船和軍事方面,并開始出現汽車公用移動電話系統.第二階段是無線通信頻段有很大的進步,從原來的150MHz擴大至450MHz,并逐漸向半導體發展,并使移動電話和公用電話的接續問題得到解決.第三階段是無線通信頻段能達到800MHz,在這個時期提出了蜂窩系統概念,并由美國開展了AMPS試驗.第四階段是第二代數字通信的發展,并開始出現個人通信,頻段已經能夠達到900MHz-1.9GHz.第五階段是第三代、第四代移動通訊時期,即隨著無線網絡、無線藍牙、GPS等的出現,無線通信的發展開始表現出多樣化、現代化等特征.
綜上所述,我們在高中學習到的電學知識,最終是要將這些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因此,高中電學知識在電路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有線通信的發展,還是無線通信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學知識的合理運用,對于提升電路設計科學性、合理性有著極大意義.
[1]徐皓卿.高中電學實驗中的電路設計[J].文理導航(下旬),2016(11):105.
[2]劉立軒.高中物理電學中電路與器材的選擇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36):224.
[3]司志科.物理電學知識課堂教學與實際應用的有效結合探析[J].高中數理化,2014(6):29.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5-0059-02
2017-07-01
貴新旸(2000.01-),男,遼寧省大連市,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高級中學,高中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