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盤商品波動劇烈,除了黃金暴跌,原油大漲之外,還有一個漲幅超過原油的品種就是橡膠。據文化財經,日膠03合約周漲幅6.49 %,穩居假期大宗商品漲幅之首。而今日滬膠也不負眾望,大漲逾4 %。市場分析,假期橡膠的主要利好來自泰國,泰國橡膠產區的暴雨洪水災情對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使得原料供應緊張(圖1)。
1 橡膠的小周期和大周期
天然橡膠樹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其種植面積約占世界天然橡膠種植面積的90 %。主要生產國為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全球天膠主要生產國停割期集中在2-4月。
一般在11月以后,中國云南和海南天然橡膠進入停割期,停割期一直延續到第2年的4月;而在2月份,泰國北部、越南、泰國南部等陸續進入停割期;5月份之后,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天然橡膠都可以開割。所以在每年的2-4月是國內和國際的供應最少的時期,若供需失調遇到季節性的減產,市場價格通常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適宜割膠的膠樹一般要具有5-7年樹齡,2005年之后,產膠國開始擴大種植面積,這直接導致2011年開始供應過剩周期。隆眾石化橡膠分析師王開富對金融界網站記者表示,2009-2011年由于價格上漲,膠農大量種植的橡膠樹到去年已經達到了供給的頂峰。滬膠價格從2011年2月份到開始回落,連跌5年,直到今年1月份,橡膠價格開始震蕩回升。
2 今年橡膠需求較好而供給偏緊
自今年1月份以來,滬膠已經從最低點反彈40 %多,王開富表示,今年橡膠的上漲來自供需雙向利好,既有需求的好轉,又有供給的收縮。
天然橡膠消費量最大的就是汽車工業,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帶動輪胎制造業的進步。今年中國輪胎開工整體好于去年,受卡客車雙反的影響,今年輪胎加大提前出口量,輪胎廠提前集中生產,造成今年輪胎廠的開工率維持良好勢頭。王開富介紹,中國每年大概需要消費橡膠500萬t,而國內每年的產量僅有80萬t,所以進口橡膠是供給的主要來源,橡膠主產區為東南亞的泰國和馬來西亞。但是今年由于天氣影響,國外橡膠產量受損,進而導致橡膠進口量減少。
橡膠樹喜高溫、高濕,要求年平均溫度26-27 ℃,在20-30 ℃范圍內都能正常生長和產膠,不耐寒,在溫度5 ℃以下即受凍害。橡膠種植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 150-2 500 mm,但不宜在低濕的地方栽植。但是今年受厄爾尼諾天氣影響,上半年東南亞橡膠主產區出現了干旱情況,到了下半年,雨水充足,但是溫度卻下降了,導致橡膠產量整體下降。
3 保稅區的低庫存為橡膠期價提供支撐
截止9月30日,上期所橡膠庫存為352 905 t,增加2 022 t,說明當前的期貨價格依然吸引套保盤的持續介入。期貨倉單量289 130 t(+3060),倉單重新增加,當前的倉單量依然處于高位。青島保稅區庫存截至9月底繼續下降到9.19萬t,較上月底繼續減少11.2 %,降幅依然較大,反映出現貨市場略偏緊的狀態。
(摘自《天然橡膠網》,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