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艷+李廣
【摘 要】 農民是農村生產生活的主體,也是商業保險的盲區,農民才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體大軍,也是農村經濟主體。實際上農民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以來形成了相對閉塞、獨立的、相對落后的弱勢群體。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風險系數也慢慢增大,特別是相對落后的弱勢群體的農民來說,一個小小的風險幾乎就是一個家庭的滅頂之災。所以轉嫁風險的普及宣傳,迫在眉睫,這也是為了農村社會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農民商業保險的意識是否增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的穩定因素之一,也有效的決定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遠程戰略目標的關鍵點。因此,商業保險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民的風險(疾病風險、意外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等),商業保險也是保障實現農民走向共同富裕有力的保障屏障,既是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發展,也是開拓保險市場增加效益,這是一個雙贏機制。
【關鍵詞】 商業保險 農村經濟建設 抵御風險
農村家庭是農村社會的基本單元,是農民生活的最終的港灣,也是建立在農村社會特有的生產方式基礎上的,加上公共設施,交通設施相對落后,加上幾千年來形成的固有逆來順受的烙印,以及封建思想的遺留等等,一個家庭一遇到風險,在農民潛在意識里只能是“天災人禍”“自認倒霉”,這是農村文化素質、價值觀、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但隨著農業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特別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加快,農民的錢包是越來越鼓了,生活是越來越富有了,人員集中了,機械設備和車輛多了,這樣,暗藏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時刻都威脅著剛剛起步富裕的農村家庭,加強農村商業保險的普及,轉嫁農村家庭的風險已迫在眉睫。
隨著WTO的加入,外籍商業保險的大批涌進,造成了城市商業保險出現頸瓶跡象。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市場比較廣闊,農村人口超過12億,但就是農村相對城市有諸多不便利條件,似乎都忽略了這塊市場,隨著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以及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一部分農民慢慢從土地中脫離出來,俗話說:“農民沒牛,起來胡游,農民沒地,衣不裹體”,要使喪失土地的農民心里有底,就必須有個完善的保障體系,這就是商業保險必須介入的關鍵所在。
實例:在甘肅省金塔縣鼎新鎮航天鎮天倉鄉沙門子村,地處荒漠戈壁邊緣,有能力的有門道的農戶都逐漸搬遷到幾百里之外的城鎮了,留下來的全是老實厚道的農戶,其中有一戶姓向農民,上有年邁的母親,下有一雙需要撫養的兒女,夫妻倆,一年四季,起早貪黑干農活,小日子過得也很溫馨,比較富裕,但是,天有不測紛紜,人有禍福旦夕,在2012年秋,他在用粉碎機粉碎草時,不小心將右臂夾如粉碎機致殘,為了治療,先后花費了7萬多元,一個農戶家一下子要拿出這么多錢,那可是天文數字,為了支付醫藥費,把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借遍了,才湊了2萬多元,杯水車薪,最后只能將家里值錢的設備全賣了,又從信用社貸款4萬元,總算將命救下了,但他也殘疾了,全家生活一下子窮困了。在住院期間,一位醫生問:“你買保險了沒有?”,他傻乎乎地問:“啥叫保險?保險是干啥的?”這位醫生笑了笑說:“這么說你沒買保險,那只有全額擔負了”……
同樣,在離姓向農戶30公里外的鼎新鎮有一潘姓有工作人員,也是在2012年秋,突發心臟病住院,醫治無效死亡,但是,他身前為自己買了一份中國平安的萬能壽險,投保不到11個月,年繳費5000元,給孩子在中國人壽投保了英才少兒保險,結果,中國平安的萬能壽險立即賠付了10萬元,中國人壽豁免了續期繳費保單繼續有效,雖然他妻子無業,但是,至少撫養孩子。料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這說明,農民也需要保障,并且是急需要保障,這就要求商業保險要把保險的風險轉嫁意識教育必須普及到每一個農民心中,乃至終身宣教,應把農村保險市場建設成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和創業的重要護航專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體系。加強農村商業保險的建設還必須注重對農民思想觀念的教育和引導,改變農民的傳統觀念,構建符合農村環境的商業保險運作網絡模式,營銷模式、要把農村商業保險市場的開發同城鎮商業保險的競爭環節有機銜接,讓農民真正意識到商業保險的重大優點,好處,要尊重農民、懂得農村,用愛心使者的身份去輔導農民,促使農村在發展經濟中緊密的與商業保險連接在一起,同時培養農民的風險觀念、保障觀念及理財觀念,使得農民渴望致富且懂得如何用商業保險去保護財富,呵護家人。
因此,必須注重農村的大環境因素、農民的實惠感知中的自覺創新,努力找準契合點,不斷打造新亮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村群眾對商業保險的需求。
一是要把農民的大病和意外風險作為實現商業保險推廣的首把鑰匙,以此為原動力。商業保險在農村的推廣工作要主動適應廣大農民“實惠、感知”即看得見摸得著的需求,在滿足農民迫切需求的大病、意外保障的同時,在活動中融入更多的保險理財知識,讓農村群眾從保險理財中得到更多的“甜頭”。要積極引導、扶持農民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提供必要的風險保障,讓農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進程中真正嘗到商業保險對風險保障的甜頭,真切體會到保險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在商業保險投保的主動性。
二是要把商業保險建設作為農村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最佳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使接觸起來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切感。
三是要開發組建、培訓起一支由農民組成的商業保險建設隊伍,這樣才能有力的推動農村商業保險的普及力度。要切實落實好農村國家對商業保險普及的相關政策,保障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確保農村專職保險代理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農民保險代理人隊伍的建設,也有利于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關注并參與到商業保險的普及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