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卓++張子璇++楊曉娟++羅玉雪
我國老齡化問題的緩解依賴于養老行業的健康發展,而民營養老業是我國養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我國養老行業起步較晚,民營養老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民營養老業存在投資回報率低;民間資本投資較小,以觀望為主;成本管控力度不足;成本管控力度不足等問題。本文采用規范研究的方法進行分析,將收集文獻、資料和實際調查相結合,以重慶市南岸區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的民營養老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意見。
醫養結合運營成本定向服務
一、前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加深,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高齡老人、失獨老人、慢性病老人等不斷增加,其對生活照料、醫療健康、康復護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醫養結合是我國養老服務的重大發展與轉變,是應對未富先老狀況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更是應對人口老齡化、高齡化與失能化的重要措施,這也是一種有效運用企業存量資產、發揮企業醫療資源優勢、實現企業服務社會、創造企業價值的有效手段。而該養老機構往往經營活動的資金回報率較低,投資需求相對較小,流通過程中成本較高,利用國家政策的靈活度較低,這給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設置了重重障礙。
二、民營養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投資回報率低
養老行業本身具有前期投資大,見效慢,資金回籠率較低的缺陷。按照目前養老產業普遍較低的投資回報率計算,普通養老機構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15年。并且,與公辦養老機構不同的是,民營養老機構沒有政府提供免費的辦公大樓,也沒有穩定的財政撥款支持,因此,民營資本為主的養老企業生存更為艱難。
2.民間資本投資較小,以觀望為主
由于當前的民營養老機構有著之前提過的投資回報率低的現狀,并且在各個方面仍然比不上公立養老機構,市場認可度較低。對民間投資者來說,投資是為了獲得回報,使手中的資產不斷增值,所以投資養老機構這種低收益的項目對民間資本的吸引力較低。一些主動將資金投入養老機構的資本所有者的目的甚至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將其作為一種慈善行為,但僅僅從公益性的角度出發并不能夠很有效的促進民營養老業這一產業的發展。
3.成本管控力度不足
長期官辦養老機構的行業主導形成對成本的管控力度不足,事實上,如果想要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成本控制。民營養老機構與公立養老機構不同在于,民營養老機構最終目的還是盡可能的獲利,也就是利潤最大化。在市場價格沒有很多優勢的情況下,企業通過直接控制成本能夠直接明顯改善盈利質量。
4.缺少對國家扶持政策的創新應用
當前政府對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持鼓勵與支持的態度,各級政府也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但是,由于國家準許民營資本進入養老行業的政策出臺時間較短,一方面,大部分有關部分沒有制定相應的具體政策措施,導致政府的扶持政策難以落實;另一方面,當前民營養老產業對國家政策的理解不深入,在利用國家政策方面靈活度較低,忽略了對國家扶持政策的創新應用。
三、民營養老業經營管理方式優化升級的對策建議
1.加強民營養老機構與公私立醫院、醫療藥品、醫療器械等行業合作。
在政府相關負責人的監督下挑選合適的合作廠商,形成“投資—分銷—均利”的合作模式,拓寬引資渠道。同時了解國家政策,購買有相應國家減免或補助的醫療藥品以節省開支。,同時與醫療器械供應商合作,通過網絡等相關渠道購買醫院更換淘汰下來功能齊全的二手設備,在保證養老機構基本醫療功能的同時節約資本。
2.運用適當的營銷策略維持并且逐步增加民營養老機構的客源。
民營養老機構要想盈利就不應該僅僅考慮從成本上進行控制,減少開支,還應該主動招徠顧客。如,運用人員推銷策略,聘用合適的老年人,經過簡單的培訓后人口相傳地向其同齡人宣傳入住該養老院的優點好處。運用廣告策略,在老年人匯集的老年文化中心設立廣告牌宣傳,且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當地政府合作,定期組織參觀醫養結合型民營養老機構的建設,以提高養老機構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3.探索“以高養低“分步驟的定向服務模式
針對目前大部分民營養老機構依然照搬公立養老機構較為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創新提出“以高養低“分步驟的定向服務模式。結合目前國內,尤其是重慶市經濟仍處于較為快速的增長期,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消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結構中服務類,尤其是高端服務類消費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同時中產階級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贍養老人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不斷加重,而公立養老機構為主體的現有養老機構仍主要提供的是中低端的養老服務,高端養老服務較為空白,所以主要前期將主要的資金、資源投入到高端養老領域,從養老院設施和人員服務兩方面入手,養老院設施主要參考國外較為優秀的民營養老機構的規劃建設,同時與重慶市南岸區本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價格定位于高端市場,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在形成穩定的現金流之后,利用良性的資金周轉,早日實現盈利。
在本市高端養老市場初步取得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地位后,有穩定的現金流的前提下,可以將盈余資金投入到中端養老市場。適當擴大養老院的占地面積,購入質量較優的內部服務設備,并對中端服務客戶限時開放高端服務設施的使用。同時,擴大服務人員隊伍,適應中端養老服務市場的形成。在建設中端市場時,也要注意維護高端市場客戶的核心利益,開放的高端服務要有計劃和限度,防止高端客服的流失。
四、結語
總之,我國老齡化問題的緩解依賴于養老行業的健康發展,而民營養老業是我國養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我國養老行業起步較晚,民營養老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的理念和經驗,發展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在一些現有的好的基礎上,比如醫養結合模式下,民營行業積極參與和了解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并且靈活運用民營資本的優勢,利用現代管理知識不斷完善和發展,相信民營養老行業會獲得飛躍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曄.淺談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協同發展.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
[2]肖云,陳濤.老齡背景下民營養老機構護理人員隊伍的優化.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3.
[3]劉紅,張妍蕊.對我國民營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的探討.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
基金項目:重慶工商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6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