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山東家族企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在管理模式上具有鮮明的特點,有別于我國其他形式的企業管理模式。其家長式的管理特點既能夠使企業的凝聚力、靈活性等遠高于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如人才短缺,權力分配不均等負面的影響。因此,山東家族企業應該針對目前企業的劣勢和問題,利用家族企業的管理優勢、特點,學習和借鑒西方企業的管理經驗,引進管理人才,創建創新企業文化,形成現代家族企業管理模式,擴寬企業發展道路,使家族企業能夠推陳出新,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問題創新
一、山東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
山東家族企業大多具有規模小,分散程度高的等特點,目前山東家族企業較多的分布在制造業、餐飲業、以及建筑行業等,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經營的主導權大多是被家族的長者控制,成員包括家族中的兄弟姐妹,父母等。
(一)優勢分析
在企業的發展初期,成員積極性和熱情較高,經營成本相對其他企業較低,投入的資金較少,主要靠員工的勞動創造價值,同時家長式的管理模式能夠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便于管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這些優勢能夠幫助企業順利的度過萌芽期,慢慢走向成熟。
(二)劣勢分析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團體內部的問題就會逐漸顯現,家長集權制的劣勢凸顯,企業內部形成信任危機和人才危機。
1.信任危機
內部員工之間各自小團體分別代表著各自的利益,彼此之間對企業的管理方法、利益分配、殊榮分配等存在分歧,此時作為管理者的家長很難拋開情感因素秉公執法,導致利益分配不均。企業的在發展過程中,每個家庭成員會同時扮演企業中的多種角色,可能同時是企業的營銷人員,生產人員等,從一定的角度說,他們都是企業的管理者,因此一旦企業這種信任危機會阻礙企業發展壯大和國際化的步伐。在涉及產權的分配問題上,家族企業內部的情感因素會影響產權的分配,引起爭端。
2.人才危機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家長的能力、綜合素質等已經不足以管理整個公司,企業的專制體制在發展初期顯現的優勢又變成了劣勢,由于在管理能力上的缺失,家長難免會犯下各種各樣的錯誤,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在人力資源方面,家族企業必定會對企業的外來員工產生排斥,家族內部人員會優先得到晉升機會,一些重要的崗位也會選擇家族內部人員上崗,外部員工會一直扮演打工者的角色,很難參與到家族企業的管理之中,更難得到股權的分配,工作積極性不高,因此往往很難留住具有實力的外部員工。不進行人才的引進,家族企業很難向更高層次發展。
二、管理模式創新途徑
如何能夠保障家族企業在浩瀚的企業之林中持續發展,既要發揮家族企業的優勢,同時應該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公司和企業的管理制度,推陳出新,不斷發展和發展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本文總結中西方各國先進經驗,提出如下幾種方法:
(一)管理制度和治理結構的創新
首先,企業規模擴大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對公司的管理開始逐漸乏力,難以應對多種復雜的問題,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企業應該積極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建立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的管理模式。其次進行公司治理結構的創新,嚴肅對待企業的一切規章制度和法律條文,改掉家族企業本身自有的惡習,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員工,一視同仁。明確各組織結構的責任,同時發揮各方面的監督管理能力,做到企業的經營者與生產者之間相互監督,從根本上避免問題發生。
(二)“兩權創新”
1.所有權與經營權創新:家族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都掌握在家長手中,但由于家長的綜合能力有限,很難面面俱到的管理公司,阻礙企業發展步伐,此時家族企業應該借鑒先進公司的管理模式,將公司的經營權轉移到有能力進行公司管理的人才手中,科學治理公司。公司的經營權一旦轉移,公司所有者就難以實時掌握公司的整體情況,所了解的信息全部由管理者提供,為避免公司的管理者因自身利益不顧公司發展,謊報信息數據,公司還應該實現股權的創新;
2.股權分配創新:主要方式是將企業股權進行轉移,將家族內部人員所持有的股份轉移到公司有能力的管理者手中,有管理者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安排,避免公司股權集中在家族內部人員手里,做到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相結合,調動員工積極性,將企業利益最大化。改變股權主要包括:管理干股、限制股票、直接持股、延期支付、管理層購股幾種方式。
(三)企業文化創新
山東家族企業應該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從原始的企業文化中脫離出來,建立建全人才招聘的規章制度,招來能夠為企業帶來發展的新型人才,為企業帶來新的元素。由家族式管理進入專業化管理的模式,不斷的優化升級企業的管理模式,既保留家族傳統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又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平臺和新的活力。兼容并蓄,推陳出新,逐漸將外部的優秀文化發展成為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優秀文化。由里到外使企業形成可持續發展之勢。
三、總結
綜上所述,山東家族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需要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完善管理制度,調整治理結構,使之適應企業不斷發展的需求,同時分離所有權和經營權,并合理的利用股權的積極作用,調動高級人才的積極性,輔助企業發展需求。豐富企業文化內涵,避免企業因人才短缺而阻礙企業發展壯大。總之,企業應該做好戰略調整,充分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根據自身條件,調整戰略目標,制定戰略方案,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夠突破瓶頸,最終實現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高政利.論家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選擇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34-37.
[2]黃勝濤.中小企業轉型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10.
[3]徐充.轉換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思考[J].華東經濟管理,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