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夷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自設計運行至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這期間,每屆政府都十分重視其建設,并將其視為維護社會穩定和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路徑。根據課本的相關知識,以及搜索一些資料,以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為研究對象,分析制度設計與運行現狀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的對策。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一、背景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自設計運行至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這期間,每屆政府都十分重視其建設,并將其視為維護社會穩定和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路徑。中國人是以個人心思為主動力的,想升官發財,光耀祖宗,是許多中國人過去的思維。而依靠社會科學機制,增加大多數人富裕的方法制度或機制創新卻很少,大多會用按步就班的方式重復地走來。而當社會腐敗無能時,改變政機的方式又是極其簡單的愚昧的,最常見的就是起義革命造反之類,當然這也是屬于人類的自相殘殺而達目的的一種方式。我認為研究政治制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國家來說,歷史上所有發生過的朝代興亡、政權興衰或更迭,社會經濟發展或倒退,民生安樂或困苦等,幾無例外總與當時政治制度設計是否合理及其運行是否正常有關;對于個人來說,所有曾經在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也幾乎都要依托當時的政治制度或借用某些部門達至目標。
二、政治制度的涵義
所謂政治制度,意指“社會政治領域中要求各類政治實體加以遵循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準則。它是整個社會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與社會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在一起規范著社會成員(包括社會組織)的行為,以確保整個社會有序生存、正常運行與健康發展。它以規范國家政權行為的準則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含那些本身雖非國家政權,但與國家政權密切相關的其他政治實體(政黨、公民等)的行為準則”。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則“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大陸實行的,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政權、政府制度、國家與社會關系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法律、體制、規則和慣例”。
三、當前改革所面臨的問題。
改革的根本是人民,這也是我們制度的根本基礎。但是隨著我們對于過去的漸漸遺忘。歷史問題所映射出來的漏洞越來越多。人民群眾對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表現出越來越深切的關注,權利腐敗,各種富二代,官二代,紅二代此起彼伏,屢禁不止。這些問題,破壞著國家和社會的公益原則、公共秩序,損害著我們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其中一些問題的產生、存在和蔓延,也與現行政治體制存在的一些偶然問題和缺點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這些問題的存在、積累和演化,越來越成為阻礙國家全面,和諧,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
當前政治生活和現行政治體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1.權利集中,代表制度或許也該有更新的一刻。少數人代表多數人的代表制度或許從很多客觀方面來講師符合中國國情的,但是如何更好的解決代表的選舉公開性,讓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知情權。都參與進來。在已有制度和機制的落實上,都還有較大差距,進一步呈現出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2.人民的權力行使沒有好的保障,這是我切身體會到的。連成都這地方都有種山高皇帝遠的感覺。最近不是也出現過很多上狀母親為女兒討公道嗎?更有老漢兩父子白做幾十年的牢房。當初屈打成招時的年輕人,長了十歲。外面又換了一片天。在國家官員與人民大眾的關系中,官員明顯在于強勢地位。這是否又關系到我國的監督機制不合理和不完善?
3.很多地方權力機構不能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濫用職權,違背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思想,不善于正確對待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上的簡單化傾向得不到有效糾治,欺壓群眾的現象時有發生,存在著局部或個別矛盾激化的可能性,不但危害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而且損害黨和國家機關的形象和權威。
四、正確應對當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其一,中國歷代的政治制度都必然奠基于中國的土壤之上和體現本國的國情,并具有本國的特點,其結果也理所當然與中國的社會形態、經濟模式、民族心態、哲學倫理思想等密不可分,因此對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觀察與思考首先應堅持歷史的視角。有些現在看來不適合,甚至違背現代民主原則的制度,如1949年后不久成立的“軍事管理委員會”,強調黨政不分的“一元論”,“計劃經濟”體制等,在當時卻往往有其產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并產生過難以取代的作用。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之所以會采取當時的形式并非偶然,而是經過當時政論家和政治活動家的反復篩選和論證,是當時各種社會矛盾的產物。
其二,要注意“傳統”對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影響。我們一方面應看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對于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增強,對于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對于抗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土,都曾起到值得肯定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應清醒看到,長期以來的中國社會是以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不論是奴隸主、封建主、還是官僚資產階級,都必然運用自己掌握的國家機器以維護本身的統治利益。因此,舊時代的政治制度從本質上講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如他們或是突出王權、皇權、特權;或者是強調人治,發展個人獨裁;或是強調華夷之分,頑固地保留和利用宗法體制等,這些都必然不可避免地會對當代中國政治產生一定影響。
其三,要用比較的方法。我們知道,自然科學最重要的方法是實驗,但對政治制度的研究不可能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進行,而經驗證明比較的分析方法最可行。比較方法有兩種:一方面,進行縱向對比,今天的政治制度和歷史上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另一方面,進行橫向對比,和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目前國外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
通過中國政治制度的學習,不僅掌握了中國政治制度的一些基礎性問題,還讓我懂得了學會分析從制度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受益匪淺:其一,中國現行的政治制度,是基本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人那么多,各種資源總量雖然不少,但按人口平均的水平,往往是很低的。鑒于這些情況,中國要盡快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勝任這項工作。其二,中國現行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是有歷史原因的。中國目前的制度中使人感到最不滿意的一點是權力過分集中,權力的作用太大。這種權大于一切的情況,不僅影響到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也為腐敗的盛行創造了條件,還對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影響。基于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與不足,我們要在不斷發展中進行改進,促進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