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健
(甘肅政法學院體育教學部 甘肅 蘭州 730070)
對農村校園足球教學新模式的探索
□李金健
(甘肅政法學院體育教學部 甘肅 蘭州 730070)
自新課程標準改革以來,國家對教育的扶植力度不斷向農村地區傾斜,以期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農村教育的現代化。而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性較大,農村教育,尤其是體育教育明顯滯后。本文就農村校園足球教學的現狀作以闡述,得出造成這種現狀的主客觀因素,從而提出對校園足球教學新模式的探索。
農村學校;足球教學;新模式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和普及,足球運動已成為能成為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但是各個地方的開展情況卻大不相同,形勢不容樂觀。就大致情況而言,發達地區好于貧困地區,城市好于農村。農村地區的足球課開展狀況十分糟糕,主要是因為:農村地區教育觀念傳統落后,主要以教授基礎科目為主。體育課受不到重視,常常被體育課教師隨意安排,或被挪用或被擠占。一般來說,體育課的安排為一周兩節,而且體育教師并不專業,很多體育教師對足球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學校并沒有可供開展足球課的條件,要么沒有場地,要么缺乏器材。同時很多家長認為踢足球是玩物喪志,不利于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對足球運動相當排斥。
現下,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朝氣蓬勃的存在于素質教育的大旗下,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目光依然緊盯升學率,并沒有切實做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各界對足球課并不重視。由于足球運動有一定的危險性,學校為保護自己的名聲,所以并不提倡開足球課。通常學校體育課的主要運動項目都是跑步、跳繩、或自由運動等危險性較小的項目。同時,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踢足球會影響學習,而且容易造成衣物破損等,不希望孩子踢足球。
農村學校由于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對教育中投入的經費遠遠不夠實際所需,許多學校的體育器材長時間得不到更新,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足球這一運動器材。
農村體育被視為副科,一般的不到應有的重視,加之專業的體育教師少之又少,尤其是足球運動,專業教師根本沒有,體育教師大多數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兼職,學校在評價制度上并不能做到一視同仁,造成體育教師對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很多體育教師選擇了改行或者轉崗,因此,學校的師資長時間得不到有力保證,足球運動的開展也就如同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農村學校想要發展足球運動,就必須讓學校管理者轉變觀念,使其認識到足球運動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農村校園足球教學活動才能得到落實和貫徹。同時,農村家長也是農村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的一大阻力,只有讓家長意識到足球運動的有利作用,達到家校共同支持,校園足球發展才有希望。
校園足球的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但目前校園足球的發展情況令人擔憂,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全力支持開展校園足球,將足球運動進校園落到實處。學校首先應該完善有關足球運動的設施,例如場地和器材,讓體育課不會因為缺乏器材而擱置,把體育課教學落到實處。足球運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課外活動質量,而且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因此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勢在必行。
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足球水平將其分成不同的組,從而促進學生對足球運動的深刻認識,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助于激發學生團結協作和互幫互助的精神。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愉悅,同時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基礎教育改革正在紅紅火火的進行著,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也迫在眉睫,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農村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主力軍,任重而道遠。要實現農村體育教育的全面發展,必須從改變觀念開始,社會各階層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足球運動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對農村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的關注是每個人的責任,要力爭讓校園足球教學活動良好有序的開展其起來,推進農村素質教育的實現。因此,本文對農村校園足球教學新模式作了探索,以期對農村地區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能有促進作用。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21
1004-7026(2017)22-0032-01
G623.8;G843
A
李金鍵(1987.3-),男,職稱:講師,學歷:本科,部門:體育教學部,籍貫:甘肅.臨洮,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工作單位:甘肅政法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