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鋒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農業委員會 江蘇 徐州 221100)
保護性耕作方案在玉米病蟲害防治中的作用
□劉義鋒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農業委員會 江蘇 徐州 221100)
玉米是一種高產量的糧食作物,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種植面積和食用范圍,一直是我國農業推廣的重中之重,也是社會大眾生活中非常鐘愛的食物之一,近年來,農業改革的推廣帶動了玉米種植的推廣,保護性耕地給玉米產量的提高帶來了很積極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護性耕地對于玉米產量提高以及病蟲害防治的影響,提出來幾點優化完善的建議。
保護性耕地;玉米產量;病蟲害防治
隨著農業改革技術的創新,保護性耕作在農業玉米培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對于玉米的影響也有很深遠,但是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對于玉米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保護性耕作在玉米培養的過程中采用具有科學性的技術對培育玉米的外部環境進行保護,提高土壤的養殖能力,保護性耕作的措施綜合利用當地的所有生物資源,對土壤、水分以及其他的生物資源進行維護和改善,拯救當前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在實施保護性耕作措施的時候,對于農作物的栽培很大程度上縮減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有效減少了農作勞務的投入,降低農作物耕種資源的無效浪費,降低農作物機械的不必要磨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壤的腐蝕惡化問題,對于當地的地下水中資源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但不得不提的是,保護性耕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病蟲害的發生,對于玉米的產量以及質量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下文詳細闡述了幾點保護性耕作措施對于玉米病蟲害的影響。
在保護性耕作的種植環境下,玉米的生長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化,但同時也造成了病蟲害的滋生,大量病蟲害在舒適的環境下繁殖速度提升,給玉米的病蟲害防治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尤其是當下玉米種植中秸稈還原技術的大范圍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玉米田地內的腐爛秸稈數量,地下害蟲的繁殖數量大大增加,病蟲的數量以及種類都變得非常豐富,嚴重的請款下甚至給玉米的產量以及最終的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我區在何橋鎮開展玉米保護性耕作時就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由于縮減了化學農藥的使用,導致蟲害現象的出現,影響了一定的玉米產量和質量。
玉米銹病對于玉米的生長影響是最大的,也是玉米病害中印象最大,危害最深遠的一種,在應用保護性耕作措施之后,免耕作的措施讓玉米銹病的危害范圍進一步拓寬,許多農作物的殘體堆積在田地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玉米銹病的推廣,導致玉米銹病的再一步發作,并且玉米銹病的危害程度以及影響范圍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在我區保護性耕作推廣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新的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玉米產量的經濟損失的產生,例如在柳泉的玉米保護性耕作田中,玉米灰斑病、由玉米灰斑病引發的半知菌亞門真菌,一旦進入到冬季,玉米灰斑病內的分生孢子以及菌絲體玉米病殘體存活效率大大提高,在整個玉米群體內大量感染的現象出現,大量的病菌愛玉米群體中蔓延,對于整個玉米田地的健康性以及產量都有很大的影響。
在玉米物種選擇的過程中,要根據玉米種植和生長的環境,對玉米的環境進行科學、深入地考察,包括生長當地的氣候環境、水資源環境、土壤環境等等,降低病蟲害對于玉米生長的影響,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玉米品種種子,在耕作的過程中,注意玉米耕作的時間、種植的密度,有效控制肥料的使用量以及施肥的頻率,讓玉米地在種植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密集而產生較強的傳染能力,有效抑制了病菌的擴散。
對于玉米地中的生長出來的雜草一定要及時清理,尤其是保護性耕作措施有助于雜草的生長,為了避免消極現象的發生,可不僅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還要對除草劑的產品合格性進行檢驗,尤其是除草劑作為化學藥劑在施用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化學殘留的問題,對除草劑的質量以及是是效果進行確認,是非常必要的保護玉米產量的途徑。在施用玉米除草劑的時候,注意實施的時間,在玉米出苗之前使用除草劑,早早地消除未知的風險,避免病菌在玉米地中大范圍的擴散。
銅山區農委植保站目前已經在柳泉、何橋等主要玉米種植鄉鎮開展了玉米防治病蟲害防治的技術培訓工作,利用廣播村村通、召開專題會議、發放明白紙等多種途徑大范圍宣傳小麥“一噴三防”方法和重要性,確保病蟲害防治工作及時有效;督促農技站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在使用農藥稀釋配比和噴藥方法技巧上進行現場指導,讓農民準確掌握防治小麥病蟲害的主動權,讓玉米種植的農民對于現代化的農業防治技術進行學習提高,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不僅為玉米產量的提高以及質量的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讓玉米耕作經濟朝著長遠的發展發展,實現現代化的農作種植。
在進行玉米播種和培養的過程中,要將基本的病蟲包衣技術防治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結合起來,有機處理玉米成長中呈現的病狀,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將包衣技術與玉米苗期地下害蟲和病害綜合防治技術,對玉米生長期間存在的病癥進行結合治療,促進玉米種植期間的地下害蟲綜合防治技術水平有效提高,同時還要對病蟲的監測進行完善和提高,及時檢查玉米田地內的病蟲的發病情況以及發病進程,并對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防治工作,讓各類型的新型防治技術進入到各個農戶的日常耕作之中,減少和提高玉米的防治效率,提高玉米的產量以及質量。
在我國加強建設現代化農業建設的過程中,玉米作為重要的作物之一是必須要對現階段的種植情況進行完善和提高,尤其是通過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法提高玉米的耕作質量,尤其是在保護性耕作措施實施下,分析保護性耕作措施的優勢以及劣勢,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完善玉米種植中的病蟲害問題,讓玉米產量以及質量在保護性耕作措施的實施下水平大大提高,為此,本文分析了保護性耕作措施的實施對于玉米病蟲害防治的影響,提出了當前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基于玉米種植的實際情況對保護性耕作措施實施下的玉米的病蟲害防治進行完善,有效推動農業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為我國農業的長遠發展以及提高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1]王麗學,張歡,蘇玲,等.保護性耕作對玉米出苗率、苗期土壤蓄水量及地溫的影響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2):8-12.
[2]周兵.保護性耕作玉米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J].臨滄科技,2010(4):39-40.
[3]曹桂艷.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J].生物技術世界,2012(7):30-30.
[4]劉曉英.試析保護性耕作玉米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6,36(20):120-120.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25
1004-7026(2017)22-0037-02
S435.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