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郭景云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對策研究
□劉 佳 郭景云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本課題將深入研究國家園林城市的內涵特點,同時深度剖析衡水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現狀,針對如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一系列問題,提供相應的建議。
園林城市;城市建設;建議
我們生活的城市,簡單來說,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創造物。但是,在建造城市的過程中,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現如今,環境保護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中維持平衡,如何找到一條符合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其功能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被國家提升為重點建設內容,體現了人、自然環境構建高度和諧統一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內涵。
衡水,位于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8 815km2。屬大陸季風氣候,為溫暖半干旱性,是京津重要的農副產品加工供應基地。據2006年河北省土地調查統計,衡水市土地總面積為88萬hm2;2016年公安部門人口戶籍數據顯示,為454.9萬人。
2017年7月15日,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衡水市政府主辦,主題是“濕地園林?休閑湖城”的河北省第二屆園博會在衡水勝利召開。園博園位于濱湖新區,總規劃面積達到254hm2。重點打造主展館、滏陽樓和天橋等3大建筑,集中展示了燕趙園林景觀藝術。園博園的勝利召開,不僅展示了衡水的人文特色,人民的智慧成果,而且展現了衡水人民著力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決心。
省園博會在衡水的勝利召開,給我們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全市人民的士氣。那么對于如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議。
我們所倡導的綠色生態,不單單指城市綠化。綠色生態應該包含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經濟、文化、生活等。建設綠色生態城市,涉及到了整個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的多層次多方面的內容,既有物質生活的更新提高,又包含了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綠色生態城市建設的重點不是簡單結構的循環增長,而是整體功能的完善與提高,是長期的協調發展的過程。因此,在我們衡水的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把“綠色生態立市”放在首位,這對于我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園林城市將有重要指導意義。
水資源是全人類的寶貴資源。衡水的一則公益性廣告,作者記憶猶新:衡水≠恒水。呼吁人們要注重保護我們的水資源,節約用水。那么我們建設園林城市,最不能缺乏的就是水資源。城市建設離不開植樹造林,充足的水資源更是其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要想保證樹木的成活率,更加離不開水的灌溉。因此,用水量大小是生態園林建設中應予以重視的問題。注重發展節水型綠化,是在衡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用可持續發展概念武裝頭腦,將衡水的園林建設與自然構成完美和諧的統一。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既是一項重要的生態工程,又是一門富有魅力的藝術佳作,更加具有無法比擬的生態功能和愉悅身心的觀賞功能。就衡水而言,創建園林城市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本土的自然風光:例如,衡水湖自然保護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也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等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園林工程建設不能隨意構建,而應要包含深邃的思想,能夠體現本土特色,傳承當地文化。例如衡水園博會的桃仙子和荷仙子,彰顯了衡水特色,突出了衡水的魅力。因此,衡水市的園林城市建設,我們應極力展現本地特征,將城市自然生態景觀和地方文化特色有機結合,達到美化城市的目的。
創建園林城市,用綠色生態武裝頭腦,樹立城市園林意識,積極探索一條符合衡水城市特點的新路,相信在未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園林都市會呈現在我們面前,為了實現衡水的園林都市夢讓大家共同奮斗吧。
[1]王燾.園林經濟管理[M].中國林業出版社,1979.
[2]王克勤,樊國盛.園林生態城市——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模式[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2(01).
[3]王九齡主編.中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M].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5.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31
1004-7026(2017)22-0044-01
F299.2
A
衡水市2017年度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衡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7091)。
劉佳(1982.8-),女,漢族,河北衡水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