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紅艷
(新鄉學院管理系 河南 新鄉 453000)
金融資產對農戶收入的影響
□時紅艷
(新鄉學院管理系 河南 新鄉 453000)
增加農民收入是實現農村穩定,農民小康和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破解“三農”問題的突破口。金融資產對農戶收入有顯著正向影響,較低的金融資產水平是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大對農村金融資源的投入。
金融資產;農戶;收入
金融資產通常指用于購買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現金、儲蓄存款、各種有價證券、保險以及可以獲得的金融機構貸款和民間借款。
本文的農戶是指“主要依靠農業維持生計,依靠家庭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的戶,他們常常部分地參與到不完全的投入和產出市場”。但與家庭農場有著明顯區別,后者往往是完全市場運作的農業組織形式,其生產和銷售規模都遠超過中國普遍意義上的農戶。
農戶的總收入是指農村居民在調查期內所取得的各項收入的總和,包括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關于金融資產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關系,學術界主要存在以下觀點:
第一類觀點認為,金融資本或資產對經濟增長有“供給性主導”作用,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第二種觀點認為,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呈現階段性特征,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上,金融資本和經濟增長呈現出不同的關系。
第三種觀點認為,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是雙向的,互動的,而且在不同經濟制度背景下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并顯示出不同的結果。
盡管在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上有一些小的分歧,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其實上述三種觀點都從不同角度支持金融發展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戶收入增加這一觀點。學界主流結論也認為農村金融市場和信貸的發展對農戶收入增長有重要意義。如學者林毅夫指出,金融資本對農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因素,對增加農戶收入起到積極作用。何廣文認為,在我國農業生產大發展的時期,農村信貸是促進農村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信貸資本影響農戶收入的作用機理是:當具有充足勞動力供給時,農戶無法增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少金融資本的供給,使資本要素價格上升,而金融資本在農村居民家庭經營中處于非常短缺狀態,因而使得農村居民無法在農業生產中追加資本投入。在這樣的金融資本短缺狀態下,農戶只能選擇用更多的勞動投入去替代資本,因而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選擇與定位。在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函數中,由于勞動要素投入和資本要素投入長期存在不對稱的情況,而使產出沒有達到潛在的水平,從而造成了經濟增長中的金融約束瓶頸。農村金融資本的增加可以修正受到約束的生產函數,提高生產資源的配置效率,使總產出增加,起到讓農民增收的作用。即便上述結論有很多假設的前提條件,但是很多學者的理論推導和對農村研究的實證證明:在金融要素的可得性與經濟增長兩者之間存在著正的相關關系。隨著研究的深入,一部分過去持懷疑態度的學者也逐漸認識到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工具等金融資產的可得性是農村居民增加收入的關鍵要素,并逐漸開始摒棄金融資產只是作為無關緊要的附屬物對經濟增長做出被動反應的觀點。
根據上文分析,金融資產的可獲得性對農戶收入有重要影響,是提高農戶收入的重要途徑。如果有一部分農村信貸能轉化為對農業項目的投資,就能夠使農戶增收。因此,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增加農戶收入:完善農村信貸服務體系,對不同農戶,不同農業投資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利率補貼和稅收補貼;發放農戶小額貸款,加強農戶小額貸款的連續性;優化貸款結構,增加中長期貸款;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加大農村金融資源的投入。
[1]林毅夫.讓中國農民與市場經濟結緣[J].中國改革,1994,5:24-26.
[2]何廣文.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制度績效、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2,11:11-13.
[3]周小斌,李秉龍.中國農業信貸對農業產出績效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3,6:32-36.
[4]查奇芬,宋麗萍.影響農民收入因素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262-263.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36
1004-7026(2017)22-0049-01
F224;F323.8
A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09CJY071)。
時紅艷(1971-),女,山西長治人,新鄉學院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