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曙 王 琴
(江蘇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淮陰區分校 江蘇 淮安 223300)
淺談大棚蔬菜種植面臨土壤酸化的解決對策
□顏東曙 王 琴
(江蘇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淮陰區分校 江蘇 淮安 223300)
近幾年,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加,據統計,每年蔬菜的種植面積的增長在10%左右,給農民的收入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增長,不僅如此,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蔬菜產量的近一步增大,與傳統的蔬菜種植地相比較,當下采用大棚形式種植的蔬菜雖然提高了產量以及蔬菜的質量,但是常年的高溫、高濕以及無降水林洗、高施肥和高產出的培育做法讓土壤的理化性質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為了促進農業的長遠發展,有效保護土地資源,當下應當加快解決土地的酸化問題,讓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得到科學的保護以及可持續的發展。
大棚蔬菜種植;土壤酸化;問題;解決對策
利用大棚的方式種植蔬菜是近幾年來農業種植中最常見的方式,在推廣大棚種植的過程中,加上各種輔助技術來優化當前的蔬菜種植管理,大大的提高了大棚內蔬菜的產量以及蔬菜果實的質量,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的出現,蔬菜產量的提高對于培育的土壤來說形成了較大的負擔,土壤的結構僵化以及內含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失,當大棚內的蔬菜產量超過了土壤的負荷之后,從土壤中吸收走的鉀元素增多較快,例如土壤中的鈣元素、鎂元素以及鉀元素,這些微量元素流失嚴重,長久以來對于土地造成極大的壓力,使得土地超著酸化的方向發展,最終將會影響土壤的可持續發展,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平衡。
不僅如此,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必然會使用大量的生理酸性肥料,在施用酸性肥料的時候,會造成大棚的溫度急劇升高,大大降低雨水淋溶的作用,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耕層土壤的酸性根積累嚴重,土壤酸化的問題隨之出現。并且大棚內酒的蔬菜的復種率很高,培育的土地基本上不會有間隔停歇的時間,伴隨著密切的種植,肥料的使用也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對于土壤的有機質存量有很大的沖擊,使得土壤的緩沖能力大大降低,久而久之酒加大了土壤酸化的問題。
在蔬菜種植的過程中,各項化肥的配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的酸化問題,有助于蔬菜種植以及成長的化學肥料元素是高濃度的氮、磷、鉀三元復合化肥,在實際配比化肥的時候氮、磷、鉀元素的濃度配比過高,鈣、鎂等元素投入不足,造成土壤的養分失調,而且土壤膠粒中的鈣元素以及鎂元素等等堿基元素非常容易被氫離子置換,對于土壤酸化的問題也無法提供好的解決方案。
在酸性環境的土壤中,真菌進入了良好的生長氛圍,真菌滋生進而引起了根際病害的發生,酸性環境助長了此類現象的發生,人工控制和干預的可行性大大降低,容易引發青枯病以及黃萎病等等疾病,對于蔬菜的成長尤其是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有很大的影響。
土壤進入到酸性的環境,自身的結構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例如土壤板結問題的出現,土壤整個的物理性能發生改變,在這樣環境下生長出來的蔬菜物理性能普遍較差,綜合的抗逆能力也不強,一旦遇上大型的旱澇災害,對于蔬菜產量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
不僅如此,酸性的土壤環境,土壤內的鋁錳溶解度有所增大,錳鋁溶液對于蔬菜生長的毒害作用間接影響了日后食用人群的身體健康,從食品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土壤酸性的問題產生的負面影響很大,需要大棚蔬菜種植管理人員提起相應的重視,積極采取完善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
有機肥是由腐熟的堆肥或者是積肥在土壤中經過物理化學作用產生的,有機肥的產生與微生物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有機肥是一種膠體腐殖質,在活化的疏松土壤之中能夠形成土壤團粒結構,這類土壤團粒結構對于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以及土壤的保水保肥的蓄熱能力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平衡土壤的鹽化以及酸化,促進了大棚內蔬菜的側根生長以及伸展,有助于大棚內蔬菜根系的水分吸收能力以及養分吸收轉化的能力,有機肥的使用讓大棚內的蔬菜根系發育較快,抗病能力大大提高,隨之蔬菜根系的抗逆能力也有所進步。
在大棚蔬菜種植的間隙,每茬蔬菜的種植間隔時間要被種植管理人員充分利用起來,在土壤修養的這段時間內要對土壤進行深耕,將富含鹽類的土壤表層翻到土層結構的下層,將相對較少鹽量的土層翻到上層,大大降低鹽對于蔬菜成長的危害,并且結合土地的整體情況,適量翻沙,讓土壤內含有的水分i充分調節化學作用,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讓土壤的水位有所降低,土壤內的水分存在促進土壤結構內部的酸堿中和反應的發生,調節土壤酸化的問題。
對于一片土地,長時間栽植一種蔬菜植物對于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并沒有積極的意義,作為同類的蔬菜,生長的過程中過度偏愛土壤中的某一種元素,時間長了,土壤中的元素補給不及時對于蔬菜的成長也有不利的影響,為了避免土壤結構在土壤微生物中失去發展平衡,蔬菜種植的管理人員可以采取輪作換茬的方式降低某一種蔬菜對于土壤元素的依賴,同時還可以避免大規模病蟲害發生帶來的防治問題,例如土地在供養完蔥蒜等作物之后大棚的管理人可以接著種植一些瓜類蔬菜,兩類蔬菜對于土壤養分的依附能力不同,瓜類植物對于土壤肥力的吸收量較小,蔥蒜類蔬菜有助于減輕土壤的毒性,抑制土壤內細菌的滋生,對于缺乏土壤要素的養分,增加有機肥或者綠肥改良土壤的使用,降低藥劑消毒的使用,確保土壤不會受到甲醛、溴甲烷等等土壤消毒劑的影響,最終對于蔬菜作物的成長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促進土壤酸性問題的改善。
除了土壤酸性的問題,土壤結構鹽化的問題對于土層也有較大的影響,解決此類問題的時候要注意鏟除大棚表層的2~3cm的土壤結構,換上肥沃的土壤,多向土壤內灌水,使得涂層浸泡5~7d,之后排出積水,曬田后耕翻平備的,撤膜淋雨溶鹽或者是灌水洗鹽,揭走薄膜,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曬10d,有效降低土壤的鹽化問題,之后再使用草木灰、鈣鎂磷肥等等堿性肥料中和土壤中過多的酸性物質,進一步改善土壤的酸化問題,減少氮肥的問題,中和酸性物質,優化土壤的生長環境,讓土壤的培育能力有所提高,減少當下酸化問題對于大棚蔬菜的生長影響,促進食品安全事業的長遠發展。
隨著農業改革的逐漸深化,越來越多的改革舉措應用到現代農業的種植與管理之中,大棚蔬菜種植的方式大大推進了蔬菜種植的產量,優化了蔬菜種植的管理效率,但是隨之而引發的土壤酸化問題也呈現在社會大眾的面前,越本文對當前存在的蔬菜大棚酸化問題進行了探究,研究了當前蔬菜種植中出現的音符土壤酸化的原因,分析了酸化的土壤對于大棚內收蔬菜種植的影響,最終總結了幾點優化這一問題的措施,從生態環境保護以及促進食品安全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境況下遇到的土壤酸化問題,推動現代化農業的朝著更長遠的方向發展,借助食品安全以及農業基礎建設和改革推動社會穩定發展。
[1]于文濤,孫召貴,宋正修.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J].北京農業,2006(12):12-13.
[2]曾路生,高巖,李俊良,等.壽光大棚菜地酸化與土壤養分變化關系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10,24(4):157-161.
[3]范慶鋒,張玉龍,楊春璐,等.灌溉方法對蔬菜大棚土壤鹽漬化及酸化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3(12): 115-118.
[4]隋春青,柳林虎.蔬菜大棚土壤的酸化與綜合治理[J].北京農業,2005(2):11-11.
[5]修翠波,徐世賢,宋正修.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種業,2006(2):21-21.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42
1004-7026(2017)22-0055-02
S6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