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梅 顏東曙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農業干部學校 江蘇 淮安 223300)
大棚春早辣椒的高效栽培技術使用
□韓 梅 顏東曙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農業干部學校 江蘇 淮安 223300)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革新,對于蔬菜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全新的要求,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高產、優質以及高效的蔬菜種植模式,大棚蔬菜種植的早辣椒、夏白菜以及秋延后的黃瓜等等蔬菜在技術的推動下已經實現了較高的產量。在大棚技術的高效栽培模式下,多層覆蓋保溫技術提高了夜間溫度,科學合理地應用了溫光資源,切實延長了蔬菜的生長期,本文重點研究了大棚春早辣椒的種植,為土地使用率的提高以及大棚連作障礙的降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棚保溫技術;辣椒;白菜;黃光;高效栽培技術
在使用和推廣大棚高效栽培技術的過程時首先要科學選擇所要栽培的品種,辣椒、白菜以及黃瓜的栽培品種一定要具有很好的抗病性,對于低溫的防御能力也十分強大,具有良好的成長特性有助于提高蔬菜種植的產量。
播種育苗期間,10月中下旬是最佳的播種時期,使用大棚進行冷床育苗,在十一月下旬的時候借助上蘊熱溫床或者是電熱線加溫苗床育苗,第二期至第三期期間增強大棚的防寒工作,提高保溫措施,為幼苗的培育奠定基礎。
在定植期間,選擇土壤肥沃的土地,擴建排灌渠道,在地勢高燥的田塊間完成定植的工作。在前茬收獲之后,土地的翻耕作畦前施腐熟的農家肥3 000~4 000kg/667m2,45%的三元復合肥 50~80kg/667m2,機耕完成后均勻地攪拌肥料,開溝做壟,壟寬大約在120cm,溝寬酒40cm,深度達到30cm,在耕地完成之后施放適量的除草劑,例如每667m2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60mL對水50L,覆蓋上塑料微膜,扣上棚膜烤地。覆蓋保鮮膜之后的5~7d內,大棚內的最低溫度在5℃以上,地面的溫度在12℃~15℃之間,在之后的7d內會穩步的上升,因此將蔬菜定植的時間控制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間是最適宜的時間。
做好準備工作之后,要對大棚種植的不同時節的蔬菜進行大棚種植,辣椒在10月中下旬開始種植,第二年的2月進行定植,到了4月進行收割,采收結束之后仔7月的上旬,之后進行白菜的直接播種,采收結束的時間在8月的下旬,黃瓜的播種時間在9月初,采收結束的時間在11月下旬。
在進行大棚辣椒栽培技術首先要進行品種的選擇,選擇的春辣椒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性,在低溫的環境下能夠高熟高產,商品性能良好的品種,在大棚早春栽培辣椒的前期,溫度處在低溫、高溫以及日照少的條件下,環境條件相比較而言較差,低溫弱光,在這樣的環境下辣椒非常容易長成早熟的產品,為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應當對大棚內的辣椒進行抗病抗逆的處理,對于大棚內的辣椒進行緊密的植株種植安排,切實提高早春辣椒的密植率,避免在大棚種植的過程中出現陡長,坐果率較高以及果實膨大速度較快的問題,使得早春時節,大棚內的辣椒產量能夠有較快的提升,且辣椒果實的商品性能更加完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常見的大棚早春辣椒種植選擇的品種有博辣嬌紅、博辣一號、福祥早帥、湘早秀、蘇椒5號、杭椒一號、辛香二號等等。
大棚辣椒苗床的準備應當背風向陽,選擇地勢高的地段,為辣椒的生長養殖設置科學的排水系統,并且確保種植的土壤疏松肥沃,以往培育的過程中沒有種植過茄科的作物,避免傳染病因素的蔓延對于辣椒的成長產生威脅,在設置開廂的時候規格大約120~150cm之間,高度地面大約25~30cm,苗床四周開設20cm的深的排水溝,使用大約40%田土、50%的腐熟有機物或者是草炭以及10%的細沙土制作營養土,輔助使用70%的敵克松2 000倍溶液或者是50%的多菌靈可濕粉劑500倍液消毒液待用。
對于播種前的辣椒曬種一般要進行一次到二次左右,每次需要使用55℃的溫水浸泡15min左右,之后再在30℃的溫水之中浸泡4h,取出種子將表面的溶液清洗干凈,瀝干水分,使用濕毛巾包裹好后放置在30℃的恒溫箱之中催芽,每天淘洗一次,利于透氣和水分補充,當幼苗生長到80%的露芽之后,可以完成播種的動作。
之后,要進行播種育苗,10月下旬開始播種,播種的天氣選擇在晴朗的天氣的午后,準備充足的水分作為底水,最好使用溫熱水或者是深井水,避免溫熱水或者是深井水,以免辣椒培養的溫熱水在低于苗床溫度的之后成長質量受到影響。在大棚內開始冷床培育,或者在11月使用溫床進行育苗,當辣椒長出2~3片葉子之后進行分苗的保溫工作,在定植完成之后,定植的土壤必定要確保耕地營養豐富,壟的深度、寬度以及長度都處在合理的規模內,覆蓋上保溫膜之后溫度保持在合適的溫度上,當辣椒的生長進入到緩苗期之后,通過放風進行將地表的溫度控制在一個合適的標準內,大棚內白天溫度保持在35℃,地表溫度大約在18~20℃,夜晚棚外的溫度在15℃,大棚內的溫度大約在24℃。最后,在辣椒成長的期間,必要且科學的田間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緩苗期每天澆水3次,當辣椒長到3cm之后追肥澆水,在生長的盛期門椒不澆水,追肥期每隔7~10d進行一次,總噴的次數大約在4~5次,并且在定植之后就噴施植物的生長素,在花期的前后進行噴施辣椒靈和其他的農藥,為辣椒的生長補充營養以及灰霉病,與此同時,在辣椒養殖的過程中要對辣椒的植株進行進調整,根據辣椒成長的不同情況決定辣椒的采收,還可以依據消費者對于辣椒的消費需求制定采收的計劃。
在大棚辣椒種植的過程中,所有的田間管理要圍繞著溫度、肥水這兩項操作進行。溫度的管理要時刻關注棚內外的溫度以及濕度,局經常關注天氣預報,在寒流天氣發生的時候提高棚內外的氣溫和地溫,加大通風量的管理,讓外界的氣溫穩定在24℃以上。
肥水的管理要在幼苗定植一周后澆水緩苗一次,連續種植兩次以上進行蹲苗的操作,封行前除草并培土,澆水量、澆水次數要根據幼苗的生長實際情況進行確認,對于門椒澆水的次數要重點控制,不輕易澆水,避免由于植株陡長或者是落花落果而出現問題,在盛果期,每7~10d進行一次澆水,一次清水一次肥水,由于辣椒是淺根系作物,澆水最好是在晴天的上午,避免病害的發生。辣椒對于肥料的需求較多,前期大棚需要堅持葉面噴用0.5%的磷酸二氫鉀,配合使用光合促進劑、光呼吸抑制劑,門椒和對椒在采摘之后沒收一次果子要追加肥料一次,每次隨水追加尿素、復合肥或者磷酸二銨8kg~10kg,結果中后期,為防止早衰,可用0.5%的磷酸二氫鉀或者是尿素水溶液進行葉面的噴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成為了社會經濟結構的最基礎層級,經濟社會的進步同時帶來了科學技術的革新,為農業社會的發展改革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契機,實施大棚高效栽培技術能夠有效提蔬菜的產量,對于完善當前的農業發展以及進步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本文闡述了大鵬栽培技術使用下辣椒、白菜以及黃瓜的種植,重點分析了大棚辣椒的種植技術,從幾類蔬菜的不同成長階段分析如何保障蔬菜的產量以及質量,切實滿足社會大眾對于蔬菜的需求,提高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滿足社會大眾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為社會農業的發展以及耕種技術的革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1]趙香梅,申愛民,王春燕.鄭椒11號辣椒大棚春早熟再生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2(11):159-160.
[2]趙東風,劉衛華,王文質,等.大棚辣椒春早熟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6(01):33-34.
[3]袁登波.大棚春早辣椒、夏白菜、秋延后黃瓜高效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9):79-79.
[4]葉旺發,黃麗梅,劉志忠.大棚春早辣椒、夏白菜、秋延后黃瓜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4(02):129-130.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57
1004-7026(2017)22-0075-02
S6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