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巧 姚勝勛
(河池學院學報編輯部 廣西 宜州 546300)
媒體融合背景下編輯的價值創新
□韋志巧 姚勝勛
(河池學院學報編輯部 廣西 宜州 546300)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社會快速進步和發展,傳統媒體受到了新媒體的強烈沖擊,媒體融合成為必然選擇。也正是由于媒體融合帶來的挑戰,傳統出版企業無論是生產、營銷和推廣方面都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創新,如何能夠推動編輯價值創新,成為當前首要改革方向,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本文從媒體融合背景下展開分析,尋求合理措施實現編輯價值創新,推動出版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媒體融合;編輯;價值創新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和期刊等傳統媒介受到新媒體的強烈沖擊,同新媒體不斷融合,在互聯網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實現信息的高效傳輸和共享。為了可以謀求長遠發展,出版行業同樣發生了深層次的變革和創新,通過傳統理念和新媒體理念的融合,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生產、營銷和推廣工作,可以有效輔助各項工作高效開展,工作效率更高,帶來的促進作用也將大大提升。故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編輯人員應該進一步創新自身價值觀和從業理念,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為出版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媒體融合主要是指媒體逐漸朝著一體化發展,包括傳統的廣播、電視、期刊和新媒體的融合,借助信息技術傳輸和共享信息,可以有效拓寬信息共享范圍,提升信息傳播效率。數字技術的出現,讓信息傳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數據、文字和圖像多種形式傳播,在同一個平臺上進一步整合,促使媒體之間的內在聯系性得到了進一步強化[1]。
從媒體融合階段來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傳統媒體開始朝著新媒體方向主動轉變,傳統紙質媒體開始轉變為電子刊物,包括電子書和電子期刊等;第二個階段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整合,實現媒體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通過多種渠道來傳播信息,媒體形式更為多樣化,覆蓋范圍更廣;第三個階段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深度融合,催生了一系列更具創意的媒體產品出現。
媒體融合無論是生產過程、營銷模式還是推廣方式,都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更加高效的傳播與共享,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在媒體融合期間,以媒體的營銷為例,開始運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來傳播信息,受眾群體更廣,信息傳播效率更高,促使新媒體產物產生,是對傳統營銷模式的進一步創新和優化。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編輯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尤其是編輯內容應該在滿足傳統媒體的同時,還要滿足新媒體需求。尤其是新媒體的出現,任何人都可以在媒體平臺上發表文章,這就對傳統的編輯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沖擊和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媒體融合環境下,借助信息技術發布的媒體信息更為方便、快捷,數字內容產品可以滿足多種媒體需要,但是需要遵循相應媒體的規范要求。數字內容產品豐富多樣,主要是以圖像、音頻和視頻形式發布,這些產品具有各自不同的技術標準,所以需要在專門技術支撐下實現,但是媒體融合產品制作過程復雜,需要一個團隊共同實現,即便擁有專門的技術,傳統編輯一人也無法滿足媒體產品生產需求,存在較大的局限性[2]。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作者和讀者直接交流,編輯環節被省略,尤其是百度百科和起點中文網這些平臺,讀者和作者可以直接交流,編輯環節在其中則可有可無。有聲圖書或是在線視頻等媒體,更是為媒體產品生產者和使用者之間建立了一個溝通平臺。縱觀當前自媒體平臺來看,微博和微信是最典型的代表,作者的文章在媒體平臺發布后,讀者可以通過點贊和評論的方式參與其中,表達自身的看法和見解,作者也可以了解到讀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和完善文章中的不足。同時,對于優秀的文章,讀者可以直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和微博平臺上,也可以打賞作者,這樣就可以為作者提供充足的資金。而在這個過程中,編輯所起到的作用較為微弱,編輯行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媒體融合后將媒體資源充分整合在一起,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傳統編輯在短時間內難以更好地適應新媒體需求,自身的專業能力還需要與時俱進。尤其是在移動網絡的大范圍普及,可以有效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在微信和微博平臺上來獲取知識,更加的方便、快捷,推動媒體資源的創新和發展。以微信公眾號為例,2015年底微信公眾賬號超過了1 200萬個,并且每個月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趨勢,不斷的推送最新內容。“今日頭條”作為一種了解新聞的代表性APP,逐漸成為一種資源發布的重要平臺,資源十分豐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求。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資源由于種種客觀因素影響,被人們所忽略,缺乏關注,如何能夠創造更具價值的內容來吸引觀眾難度較大。
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編輯如何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環境,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就需要不斷推動價值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克服苦難,迎接挑戰。無論是在媒體內容、傳播渠道還是經營等領域,都可以創造新的價值,以此來推動產業發展,為廣大讀者帶來新穎獨特的內容[3]。故此,著重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改善。
在媒體內容創新中,編輯應該結合受眾口味和傾向,策劃選題,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開發多樣化媒體產品,真正實現媒體價值創新。在自媒體平臺上的邏輯思維機具代表性,每日定時推送語音,并且為讀者推薦相關有價值和感興趣的文章,受到了讀者們的廣泛歡迎,為后續的價值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創造需求是媒體創新的首要前提,首先需要了解到讀者想要看什么,在此基礎上優化設計,借助新媒體技術來細化媒體產品,帶給讀者別樣的觀看體驗。除此之外,還要實現媒體出版,掌控版權,簽訂版權協議,將媒體產品創新的核心理念和價值牢牢掌控在手中,這樣才能為后續的內容創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出版社應該強化版權的運用和控制,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鼓勵作者可以源源不竭的創新,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幫助讀者提升媒體產品價值。編輯和作者之間的關系,除了需要溝通稿子的寫作要求和校對以外,更多的是應該從作者角度進行分析,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幫助作者提升作品價值。故此,可以通過多元化的開發和創新,實現作者和出版社的合作雙贏,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產品的內容不僅僅局限在文字或圖片上,而是開始融合了音頻和視頻等媒體形式,通過整合不同的媒體形式,推行全媒體產品的推廣。全媒體出版,要求相關出版部門能夠推行多種媒體形式的展現,成為團隊的核心靈魂,拓寬營銷渠道,打造更具特色的媒體產品,獲得讀者的支持和信賴。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編輯應該積極迎接挑戰,整合媒體資源,借助現代化技術進行價值創新,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將產品內容展現在讀者面前,吸引讀者興趣,更大范圍的傳播和共享信息,對于出版行業發展意義深遠。
[1]常新,鐘巍.用價值創新連接移動互聯時代的用戶——蘇州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中心的融合創新之路[J].中國記者,2016,16(10):34-36.
[2]夏德元.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出版業的互聯網思維與編輯素養提升[J].新聞愛好者,2016,25(5):42-46.
[3]徐昊.媒體融合背景下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作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170.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114
1004-7026(2017)22-0146-02
G232
A
韋志巧(1980-),女,廣西人,河池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碩士,中級,主要研究方向:編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