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九大報告看全新城鄉關系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這既切中了當前鄉村發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向,明確了鄉村發展新思路,是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性轉變。鄉村振興是把鄉村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要充分發揮鄉村的主動性,改變過去鄉村從屬于城市的現實,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城鄉關系。
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鄉村在國家中占有著重要地位,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也留下了數不清的描寫鄉村優美田園生活的浪漫詩篇。在城鎮賺錢后回鄉置業曾經也是事業成功的標志,說明了鄉村的無窮魅力與吸引力。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經歷了工業化進程,無論是在改革開放以前還是以后,政策導向都是以城市和工業為核心,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我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新世紀以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從2003年開始連續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于農業、農村、農民(即“三農”)問題,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別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發展動力來看,政策重點側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業對農村的反哺和扶持,把農村放在了城市的從屬地位,使其被動地去接收城市發展的帶動和輻射,沒有從內在上激發鄉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把鄉村放在了與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鄉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更加充分地立足于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更加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這是一種思路的根本轉變,確立了全新的城鄉關系。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產業興旺就是要跳出單一的農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鄉村成為人民向往的美麗家園,實現新時代鄉村現代化。
《山西農經》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