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馮海翔
計算機網絡基礎應用及相應數據運行方式探究
岳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馮海翔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使用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擴大了網絡應用的范圍。但在現實生活中,最基本的網絡協議并沒有太多人清楚,但是基本協議的確定對后期網絡產品的開發和研究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應用需要用用戶的協議來保證,包括用戶訪問的安全和穩定性,都需要進行合理的科學運作。
資源共享;網路技術;信息處理;通信設備
說到計算機網絡,其實就是用通信設備和技術,把一些處于不同位置的信息聯系起來,讓它們之間可以進行互動,但是又互相分離,只是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通過網絡協議,讓信息進行交換,以這樣的方式來達成資源共享[1]。
計算機網絡基礎的發展一共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網絡還是處于單個的計算機遠程系統。那時的計算機網絡只是對數據進行傳遞,并且把所有信息進行一個連接,通過遠程的方式來讓信息得到共享和處理,這個系統在當時可以說是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但為了改善其利用率,就選擇了使用批處理。第二個階段是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開始給用戶提供相對的網絡服務。與此同時,出現了arpanet,它是把某個主機與其他主機,利用IMP進行聯系,而并非是用線路的方式。第三個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也就是第三代計算機網絡,而各個企業也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網絡體系結構。但是每個結構之間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導致各個企業之間無法對某個產品進行通用,因此,就加速了TCP、IP這樣的體系誕生。第四個階段,就是20世紀90年代末,計算機網絡第四代產生,它主要是以智能網絡為主,也就是我們現目前生活中常用的Internet互聯網。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模塊是指在某種特定的網絡環境中,對局域網的一個合理分配,讓自己的網絡流量可以得到有效的傳輸,而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一些網絡協議,這種協議從根本上保證了其不同端口所流出的數據能夠井然有序,像IMAP協議,為了保證不同系統之間的郵件在發出的時候,可以保持通暢,而這也是網絡協議中最常見的一種應用模塊[2]。說到網絡通信,讓人容易想到高校的通信,因為高校對于很多重要的文件都是通過網絡環境進行傳播,對于文件的安全程度極其重視,為了保證文件能夠穩定的傳輸,通信環境的良好建設是重要的基礎。計算機網絡的規劃、設計、管理等,都需要在一個服務系統中建立。根據這樣的應用模塊,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其中對于數據的安全模塊全部都是由軟件構成,就是在一個局域網內,針對不同的區域,構建不同的區域網絡,比如公司、學校等,都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局域網,從小的地理位置來慢慢組建成大的通信網絡。因此,在OSI模型中,包含了低兩層的功能,就好比在連接某個局域網的時候,設備需要進行高層次的協議軟件,才能組成真正的計算機網路。由此可見,計算機網絡的傳播速度和距離還是有限的。
從當前的計算機網絡情況來看,局域網主要分為共享介質和交換式兩種。而區分這兩種模式的方法,主要是通過網絡傳輸中的介質來進行劃分的,也就是說,要把a地的信號傳送到丙地,它們中間就需要一個濾解碼,最終把信號傳到c地,而中間的介質可以用b來表示。因此,b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充當ab兩者之間的數據傳送介質,從局域網的建立層面上來看,b屬于一個協議制定者。在20世紀80年代,局域網協議就誕生了一種叫做IEE802的協議,它主要由有線鏈路和物理層組成,其中鏈路又分為邏輯和介質子層,通過這些不同的層面,來構成局域網[3]。
第一,在Internet上最常用的一種協議就是文件傳輸,而之前所提到的局域網協議只是針對局域網,文件傳輸是針對整個網絡,它把不同的規則進行組成,這些規則用戶也可以進行拷貝,然后把文件傳輸到另一個主機上,這樣的方式給整個網絡帶來了便利[4]。文件傳輸一般都是用戶在執行某個協議時,所使用到的一種程序,文件傳輸和Internet其實是一樣的,都是采用用戶服務器。這種使用方式非常簡單,只需要啟動文件傳輸這個客戶端,然后與遠程的主機進行連接,通過遠程主機所發送的傳輸命令,主機就會接收到執行某種程序的信號,既而給出用戶所需要的響應,也會正確的去執行某些命令,這種方式和計算機的硬件原理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就是通過一個處理器去處理與硬件之間的關系。從當前非常流行的windows系統來看,文件傳輸這樣的軟件時常用的,但是很多的工作其實都差不多,也可以認為在設置文件傳輸協議時,可以對不同的用戶進行授權,如果某個用戶沒有得到授權,那么他就無法訪問。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去保證一些數據的安全性,但是如果是匿名的文件傳輸,那就沒有任何的限制,在實際操作中,用戶都會受到文件傳輸的限制。
第二,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應用模式還有遠程登錄,這種方式是對網絡的數據更進一步的保障。遠程登陸這種協議也可以被稱為Telnet模式,它的主要用處是給用戶提供本計算機在遠程工作中的一些功能,從而達到數據共享的最終目的[5]。通過遠程登錄,用戶可以和世界上所有的,凡是擁有信息資源的進行聯系。而這種方式也分為不同情況,其一是用戶在遠程主機上擁有自己的賬號,網絡就可以直接更新用戶在注冊時所用登陸口令;其二,如果用戶在進行多個主機操作時,通過某種形式,讓資源可以在任何一個主機上進行資源共享。
第三,BBS即電子公告牌系統,是網絡上的一種服務系統。很多的教育、研究、商業機構都會采用BBS,注冊用戶在上面可以發布不同的信息和看法,就類似于博客、微博、論壇、貼吧等,根據內容的不同主題進行不同欄目的區分,用戶可以看自己想看的訊息,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留言[6]。在BBS論壇中,用戶之間的交流都是打破了傳統、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任由的發揮意見和建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話題的討論。
第四,cookies,也就是網絡協議,這種協議在網絡界中是主流,幾乎任何一個瀏覽器都是支持這種協議的。而且它會根據你所瀏覽的文件進行訪問信息的保留和記錄,用戶可以在cookies的站點中找到,并進行閱讀,對于網絡上所瀏覽的所有網站都得以保留,從根本上保證了網絡訪問數據的來源和一些相關的信息。
根據以上的闡述和分析,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應用模式和相應數據運行都需要在一個規范的網絡界中才能實現其最大的作用。維護良好的網絡秩序是每個用戶的責任,只有從自身做起,才能讓網絡數據在一個安全的系統中進行傳輸和共享。
[1]唐麗玲.計算機網絡基礎應用及相應數據運行方式探究[J].科技展望,2015,31:8.
[2]溫昱暉.綜合自動化系統中分布式數據庫的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02.
[3]陳亮.網絡安全中安全審計與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大慶石油學院,2004.
[4]陳匯遠.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技術的研究及其應用[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4.
[5]李秀乾.關于網絡審計探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
[6]岳云艷.知識管理在網絡探究性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
馮海翔,男,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課堂教學以及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