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消防支隊 林 船
淺談物聯網技術在消防中的前景應用
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消防支隊 林 船
現在物聯網技術在很多領域進行廣泛運用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當前消防新形式下,怎樣利用物聯網的實時監控、跟蹤、反饋等技術手段提升消防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是一項新的研究課題。本文針對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的防火、滅火、及消防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物聯網技術在消防中的應用新方法。
物聯網;消防;應用
21世紀人們逐步的走向信息化和自動化時代,很多技術的運用使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了較大的轉變,尤其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更是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消防關系到人們生活的安危和社會大環境的穩定,需要不斷的運用新技術來提高消防水平,提升消防整體的專業性,提高消防的技術和效率,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消防中是一個大需求,也是一個大趨勢。
物聯網技術是以各種信息傳感技術為基礎,對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進行信息采集,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實現物與物、人與人、物與人之間的網絡連接,極大地方便管理和控制。該技術是對互聯網技術和通信網技術的外延,是將多項技術與應用結合的產物。物聯網技術具有實現全面感知、信息傳送、智能處理的特征。所謂全面感知就是利用各種信息傳感器和識別工具對物體進行相關的信息收集;信息傳送就是通過互聯網和通信網絡對信息進行傳遞和共享;智能處理就是將這些信息進行自動化的分析處理,最終實現智能化的控制和決策。
2.1 物聯網技術在防火方面的應用
2.1.1 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
物聯網大規模應用于消防中是在《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規范(GB50440-2007)》發布后進行的,這一條文的發布給了物聯網技術在消防中運用提供了政策和技術支撐。該規范發布后各消防機構積極推動,重視對物聯網技術的運用,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消防工作本身就是要以預防為主,做好防火工作是消防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在消防設施中安裝傳感器,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監測網絡,這樣就能夠及時發現損壞的消防設施并進行維修和更換。建立起完整的消防設施監測網絡后可以收集建筑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消防設施工作情況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用于消防安保工作,能夠對安保現場的消防安保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建立消防安保工作的自動化識別和控制,及時發現火災,第一時間控火和滅火。物聯網技術應用可以方便消防日常器材的檢測和更換,同時也能夠更加快速高效的理清消防安全排查工作和消防安全隱患的治理,使消防工作的出錯概率降到最低1。
2.1.2 火災初期通知應用
物聯網技術的火災探測器有網絡能力,通過射頻與其他探測器和中央智能處理設備進行通信,當它們檢測到溫度的快速上升,程序判斷為火災時,著火點周圍的探測器會發出警報。后臺系統收集現場傳回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火災信息后,第一時間給著火點基站范圍內的所有手機用戶發送火災短信提醒和相關信息。后臺系統還可以不斷監視和記錄現場傳感器傳回來的信息,為準確和迅速地對處理火災,挽救生命提供技術支撐。
2.1.3 危化品泄露初期監測
在石油化工裝置、易燃易爆場所等存在火災危險源場所不可能實現100%的實時監測覆蓋,但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它們可以跟蹤周界意外的溫度變化或噪聲,能在爆炸或倒塌發生時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后臺根據物聯網傳感器信息反饋,自動觸發響應,這樣更快地知曉威脅并第一時間派遣人員進行處理,或提前撤離工作人員。它可以在基礎設施損壞或危險的化學物質被釋放時,給予救援人員更多的時間去處理。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復雜煉油廠,需要大量的人力來處理大量的來自各種系統的警報信息,但是人力分析處理警報信息可能會在關鍵時刻失去作用,基于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監測技術可以分析所有物聯網的數據準確判斷真實的報警信息并及時處理。
2.1.4 智能疏散引導應用
物聯網技術可以使消防/生命安全系統與其他建筑系統(如照明和暖通空調)之間進行整合。 消防/生命安全系統整合物聯網技術后,可以促進與其他建筑系統的互操作性。火災探測器與照明系統進行互操作, 探測器接收到警報后向照明系統發送命令,使其閃爍和關閉,向被困人員發送警示信息,幫助他們制定一個優化的應急逃生路徑。
2.2 物聯網技術在滅火方面的應用
2.2.1 消防員動態管理
利用物聯網技術最大限度地保護消防員的人身安全。消防員身上佩戴相應的電子傳感器,可防止消防人員在滅火中出現意外情況。通過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消防員的生命體征和環境信息,這樣可以在及時發現異常和求助信號,并在第一時間對需要救助的人員的位置進行確認和安排救援2。
2.1.2 實現對消防水源的遠程監控
物流網技術應用于消防水源,使用無線通信網絡解決距離限制問題,它可以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水源的水位和壓力傳送到監控中心。它可以通過部署前端的傳感器實時顯示監測點環境數據和水源數據。消防指揮員可以在接到警情的第一時間了解周邊的消防水源情況,可以針對性制定供水方案,為滅火作戰提供水源保障3。
2.2.3 消防器材動態管理
利用RFID和無線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消防個人防護,隨車器材,車輛裝備,庫存等消防器材管理系統,具有便捷、靈活、智能、實時的特點和交互性強、成本低、擴展性高的優勢。
它可以規范滅火救援器材的狀態管理,能夠實時地獲取各救援器材的狀態數據,通過統計、分析和預警,宏觀地反應出轄區內滅火救援器材的倉儲數據、保養、維修、戰備執勤等情況,并且有針對性地對現場檢查進行安排,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器材的規范管理效率。可以根據實時上報的監管數據實現動態預警。對器材的過期與否、送修狀態、巡查情況、作廢情況、出勤數量、在庫數量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對應對當前事件提供數據決策分析。能夠應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器材的快速識別能力,提高整個環節中的數據采集、非人工干預作業等能力,提高效率。針對業務變化情況,系統應能使用簡單的配置手段進行業務調整。通過對數據接口進行定義和配置,對數據類型進行調整,適應業務的更高變化要求4。
雖然物聯網技術在消防安全事故的前期預防與監測、災情發生時的及時預警、消防人員的安全監督等方面均有其獨有的優勢,但是受現階段物聯網技術發展局限性的影響,物聯網技術在消防中的全方位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祁祖興,陸春民,陳才煒.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建設與應用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08:1115-1117.
[2][3]古德琴.物聯網技術在消防領域的應用探討[J].科技展望,2016,03:27.
[4]蔡舒.淺析RFID技術在消防裝備器材管理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7,09:73.
林船(1981—),男,福建福州人,大學本科,工程師,信通科科長,主要研究方向:信息通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