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姍老師,你好!
我和女兒的關系一直都很好,她是個乖乖女,很聽我的話,和我無話不說。可是最近,她變得神秘兮兮的,經(jīng)常很晚回家,在家也不和我們說話,吃了飯就鉆進自己的臥室,深更半夜還聽到她在打電話。我猜就是談朋友了。其實,她今年28歲了,談朋友很正常,這點我可以理解的,但是她為什么不愿意主動和我說說呢?只有一個原因,這個男人不靈光。果然,在我再三追問后,她才告訴我,這個男人是她的發(fā)型師,安徽人,年紀還比她小5歲。我真是絕倒,女兒堂堂大學畢業(yè)學金融的,在外企坐辦公室,月薪近1萬,算是高級白領,找這樣的對象實在說不過去。我跟女兒說,爸爸媽媽沒什么別的要求,不要求對方有房有車,咱們找個差不多的就行,學歷相當,工作相當,家庭背景相當,人品好,踏踏實實地過日子。現(xiàn)在這個理發(fā)的,沒一樣配得上你。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屌絲男咯。我讓女兒慎重考慮,如果不合適就早點放棄,畢竟28歲的年齡也耗不起了。女兒不高興,跟我倔,還說是我一直催她談朋友,給她壓力,現(xiàn)在真的談起來了,我又不滿意。就在前幾天,她還突然和我說,要領男孩子來家里上門。我真是嚇了一跳,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這么輕率的嗎?還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就要來上門了嗎?我了解女兒,她是個心思很單純的人,沒什么自主性,這又是她第一次談戀愛,我很怕她會被男人騙了,沖昏頭腦。可是,她現(xiàn)在不肯聽我的話了,和我鬧得很僵,該怎么辦呢?
上海 文琴
文琴女士:
這個問題是有點復雜,按道理說,女兒已經(jīng)28歲了,她和誰談朋友,如何談朋友,都是她自己的事,父母無權再管了。但實際情況是,為人父母的,很難對兒女的事情不聞不問,也很難做到不管,尤其是婚姻大事。很多家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兒女找了一個父母并不滿意的對象時,兩方就產(chǎn)生了很大的矛盾,兒女拿起“法理”的大旗捍衛(wèi)自己的感情,一點沒錯;父母打出“情理”的牌子干涉兒女的婚姻,也沒有錯。誰都覺得自己沒錯,不肯讓步的時候,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會出錯。
很多媽媽都會有這個感覺,孩子一點點大了,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媽媽的角色也越來越不好當了,這讓她們很失落,也很恐懼。其實,從客觀上來看,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好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了自我,有了判斷和選擇的能力,有了對很多強制性要求的抵抗,對比唯唯諾諾,這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很多媽媽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長的重要,沒有把孩子作為一個同等的生命來尊重和對待,也沒有學會最基本的和每天都在成長的孩子交流溝通的方法。就好像你說的問題,其實你的思維還停留在傳統(tǒng)年代,一說到發(fā)型師就本能地聯(lián)想起吊兒郎當?shù)男蜗螅o他打上低學歷、 沒文化、不踏實等等標簽。實際上,現(xiàn)在有些高檔美發(fā)沙龍的發(fā)型師收入不菲,事業(yè)發(fā)展也很有前途。如果你一聽到發(fā)型師就持否定態(tài)度的話,在給女兒提意見的時候就缺乏說服力了,孩子當然不樂意接受。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任何父母都希望子女的婚姻符合自己的愿望,子女們所找的對象都能經(jīng)得起自己“眼光”的考驗,這是任何時代都改變不了的事實。只不過不同的是,一種父母的態(tài)度是不強求,不干涉,即使不合己意也只是默默關心;另一種父母則以“父母之命”強加要求,如有不合,不惜“捧打鴛鴦”。前者稱之為開明,后者或可謂強勢。
聰明的媽媽意識到自己講話的水平有待于提高,會主動采取一些措施來提升自己。因為媽媽知道,很多的時機是不能等著孩子懂事以后再找回來的,孩子的失誤就是自己的失誤。責任使然,孩子的明天使然,有些話必須要孩子聽,不聽就會影響孩子的前程。
對于上門這事,你大可不必耿耿于懷,現(xiàn)在的年輕人談戀愛,并不在意傳統(tǒng)的禮節(jié),合則來,不合則散,上門對他們來說并不代表什么。你就落落大方地坐在一邊,好好觀察男孩子的為人和表現(xiàn),給女兒一點建設性的意見。
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