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奕欣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日本旅游,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的細心和禮貌。
日本人的認真細致,簡直是無人能敵。機場、車站、酒店、商場的公共廁所,雖然面積都很小,但非常干凈,所有馬桶都配備了智能馬桶蓋,不僅可以幫你沖洗屁屁,有的馬桶蓋還自帶香氣呢!聽我們的導游叔叔說,有些馬桶蓋還可以放音樂,用來掩蓋上廁所時發出的聲音,可惜我不懂日語,否則真想嘗試一下呢!
走在干凈整潔的街頭,你會發現基本沒有垃圾桶,只有商場、賓館等地才有。這是為什么呢?導游叔叔告訴我,一是因為日本的某個機場曾發生過垃圾桶炸彈事件,為了安全起見,政府就逐漸減少了公共場所的垃圾桶數量;二是因為日本實施了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很多人出門都隨身攜帶一個布袋,將垃圾帶回家再分類處理。關于日本人對垃圾的分類,我深有體會。一天,我在游覽動物園時想扔掉一個礦泉水瓶,就花了我不少時間。也許你會說:“不就扔一個礦泉水瓶嗎?找到垃圾桶直接丟進去就好了!”但是在那里,扔一個水瓶并沒這么簡單。根據垃圾桶上的圖標指示,你需要把瓶身、瓶身上的標簽和瓶蓋分別投進不同的垃圾桶。怎么樣,夠“變態”吧!在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個小經驗:很多飲料瓶的標簽上有兩條打滿小孔的細線,從細線開口的地方可以很輕松地把標簽撕下來。我以前也發現過,現在終于知道它的用途了。
日本人還有一個優點——禮貌。無論是商店的營業員、飯店的老板,還是酒店的服務員,每個人在為你服務的時候都是笑容滿面,一直在鞠躬點頭,嘴里說著“是”“好的”等,還經常說“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對不起”“謝謝”等。
在北海道,我們住在一家溫泉酒店。第二天早上,吃過豐盛的早餐,我們準備乘大巴離開。這時我驚奇地發現,一位看起來像是經理模樣、白發蒼蒼的老人,帶著幾位年輕的員工站在大巴車前向每一位上車的客人鞠躬道別。等我們全部上了大巴,車子緩緩離開了酒店,他們幾個還站在門口向我們揮手致意。這時,導游叔叔對我們說:“日本人很有禮貌,他們會一直向我們揮手,直到我們的車子從他們的視線中消失為止。”大家都很吃驚,于是透過車窗看他們。果然,他們一直在揮手,直到我們的車開出了好幾百米,拐上了大路,看不到酒店為止。這樣的禮貌真是讓人感動,又令人印象深刻啊!
回國后,我感觸很深。歷史上,我們曾經是日本的老師;現在,在某些方面我們確實落后了。有句話說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日本好的經驗,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文明,更強大!
點評
去日本旅游,小作者避開風景名勝不談,獨辟蹊徑,從令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軟文化——細心和禮貌寫起,這是習作最大的亮點。在具體介紹的時候,文中時而展開客觀陳述,比如第二自然段對馬桶的介紹;時而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比如第三自然段描述“我”扔垃圾的體驗,兩塊內容穿插進行,既有說服力和真實感,又不乏生動性和趣味性,避免了閱讀的枯燥乏味。最值得表揚的是習作結尾,引人深思,充滿正能量。
(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