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立國
突出“四個帶頭、四個表率”推動轉型發展
■ 孫立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牡丹江市東安區突出“四個帶頭、四個表率”,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的內涵實質,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堅定不移打好振興發展組合拳,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作出積極貢獻。
堅持帶頭旗幟鮮明講政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忠誠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站穩政治立場。自覺向黨中央看齊,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堅決把對黨忠誠落實到行動中,體現在“絕對”二字上,做到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二是堅決維護核心。時刻踐行“四有”和“四個人”的重要要求,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核心,在政治上絕對維護核心,在組織上堅決服從核心,在行動上堅定緊跟核心,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三是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及時領會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點亮理想之光。四是保障政令暢通。時刻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為準繩,尤其是在涉及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自覺把解放思想作為推動工作的一大法寶,持續深化思想大解放,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創造振興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措施、新政策。一是科學分析研判,理清發展思路。要重視形勢分析,堅持從實際出發,逐級對表“三偏”癥結,找準“長短”所在,著力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思考和審視中心城區發展,注重在深化區情實際、上下結合、制度創新上解放思想,突出在精品城區、精明發展、精細管理、精深服務、精準落實上聚焦發力,主動破除思維定勢和陳規陋習,重點在優化產業結構、深化改革、人才建設等振興發展各領域探索實踐、完善思路,確保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二是搶抓政策機遇,培育發展動能。牢牢把握國家戰略和全省工作部署,科學精準爭取國家和省市重大支持,重點借力哈牡、牡佳、牡沈、牡綏高鐵發展,把握中心城市高鐵發展的“虹吸效應”,主動融入服務高鐵經濟,抓緊在拓展城市空間、優化功能布局、提升輻射能級等方面攻堅突破,加快發展高鐵經濟,著力培育高鐵產業,進一步搶占城區發展制高點。三是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堅持把改革作為破解難題的鑰匙,大膽踐行“頂層設計+重點突破+基層創新”的改革之路,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省市委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充分發揮改革辦和改革咨詢專家作用,大力推動供給側、放管服、投融資、司法體制、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大引資力度,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加速發展外向型產業集群,確保東安區改革開放走在省市前列。四是創新人才機制,筑牢發展基石。堅持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開,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保障機制,注重“引育留用”相融合,加強黨管人才制度建設,探索建立區人才基金,實施“筑巢引鳳”計劃,加大人才獎勵激勵、教育培訓、政策研修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全區振興發展服務。
專家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三大特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緊扣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關于“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義,埋下頭來用心干,擼起袖子加油干,加快把東安區打造成省市知名的投資洼地、人才高地、雙創基地、民生福地、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一是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釋放牡丹江市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優勢,傳承工商基因,弘揚工匠精神,提升中央商務區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商貿金融、休閑旅游、健康養老、文化創意、智能智慧等產業,率先在牡丹江走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路,把東安區打造成我省東部消費中心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二是加快推動產業項目建設。堅持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三篇大文章”、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項目建設“三百三率”工程,扎實落實項目包保“三個機制”,加快推進北糧特種飲品生產、中天黑木耳素飲品深加工等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力促愛琴海雙MALL、北藥集散地等一批產業項目抓緊落地,確保在全市展示東安投資洼地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快推動發展環境優化。聚焦環境建設這一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堅決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和社會環境,創建輕型“4.0政府”,深入開展清單制度全覆蓋活動,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環境整治,嚴格落實“寧靜工程”和“門禁制度”,嚴厲查處破壞發展環境行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形成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于發展的環境氛圍。四是加快推動保障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織密就業、養老、社會救助的兜底網,做好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的民生事,嚴把安全、穩定、生態的底線關,確保文明城市創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國考達標,讓振興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眺望未來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作風建設作為突破口,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作為基層干部,要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抓緊抓好管黨治黨責任落實,為加快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證。一是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大意義,注重抓住“關鍵少數”、抓實基層支部,突出真“學”實“做”,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健全完善查找解決問題長效機制,從嚴較真抓好問題整改,扎實推動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開展作風整頓深度融合,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二是扎實提升基層黨建層級。結合中心城區特點,創新實施“紅色導航”城區大黨建模式,加快推動人員、經費等資源向社區下沉,常態開展“大走訪”“七個一”黨員干部下基層等活動,抓牢抓實“兩新”黨建示范點建設、“互聯網+黨建”等重點工作,全力打造一批理念先進、效果突出、群眾認可的典型經驗和品牌亮點。三是扎實改進干部作風。堅持把改進干部作風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堅決按照省市委關于機關作風整頓活動的安排部署,突出問題導向,時刻以嚴實的標準要求自己,大力弘揚勤于學習、嚴謹細致、勤勉高效、務實擔當、嚴格自律“五個好作風”,持續開展作風整頓活動,樹立“實干實績”選人用人導向,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多為敢擔當干部擔當、為敢負責干部負責,營造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建功立業的環境氛圍。四是扎實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牢牢把握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認真遵守各項法規和中央轉作風各項規定,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永葆東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
(作者系中共牡丹江市東安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隋安輝suianhu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