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磊
從嚴從實整頓軟弱渙散居民區黨組織
■ 王春磊
中共大慶市讓胡路區委聚焦薄弱環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治,持續深入推進5個軟弱渙散居民區黨組織整頓轉化,推動突出問題全面解決、服務功能全面提升,促進了全區社區黨建工作提檔升級。
靶向化施策,讓社區基礎更堅實。區委把社區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作為黨建底線,動真碰硬,真金白銀投向基層,筑牢整頓轉化基礎。責任瞄準“靶心”。每個整頓對象明確1名區級領導掛點聯系、1個區直部門結對幫扶、1個工作組專項整治、3名處級后備干部定點包保,從區直機關選派1名業務能力突出、熟悉了解情況的第一書記充實工作力量,不轉化不脫鉤,把責任壓緊壓實。目前,各級包保人員定期深入5個軟弱渙散居民區黨組織調研走訪240次、列席指導“三會一課” 72次、建立健全各項制度44個、幫助協調解決各類實際問題110余件。政策傾斜“靶心”。針對軟弱渙散居民區黨組織普遍存在的辦公活動場所不達標問題,區委書記、區長等區領導多次現場辦公,通過財政投入、地企共建、協商共享等辦法,先后投入300余萬元,解決辦公及活動場所4個,面積6000余平方米,打造和完善社區服務綜合體3個、一站式服務大廳5個,實現場所空間更大、功能更強、覆蓋更廣。經費投向“靶心”。在全面落實社區黨組織工作和活動經費、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的基礎上,區財政每年額外劃撥社區網格服務專項經費500余萬元、志愿者服務專項經費30余萬元、黨員干部培訓經費50萬元,讓社區工作底氣更足、腰板更硬。
網格化服務,讓社區工作順民意。針對軟弱渙散居民區黨組織人手不夠用、服務群眾工作不細、水平不高等問題,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訂單服務便民。網格員將轄區便民服務大廳、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衛生醫院、家政公司等服務項目通過網格工作平臺進行整合,轄區居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登錄平臺進行網絡預約,也可以撥打網格員電話進行電話預約,社區服務中心接到訂單后,第一時間將符合需求的服務送上家門。代辦服務利民。社區將網格員的聯系方式和服務內容制成卡片發放給轄區居民,并在小區入口、單元門口等顯要位置進行公示。居民在免費理發、購物繳費、縫紉修理、衛生打掃、商品配送等方面有需求時,網格員隨叫隨到、免費代辦,實現了老百姓動嘴、網格員跑腿,有事不出網格。精準服務惠民。社區和網格員利用工作平臺每月群眾需求進行分類匯總,形成柱狀統計圖表,群眾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問題一目了然,通過數據反查功能進行精準定位,有針對性地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如: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冬季轄區老年人看病就醫需求比較強烈,網格員積極聯系駐區醫療機構上門義診。兩年來,全區5個軟弱渙散居民區黨組織累計記錄民情日記3.8萬余篇,開展各類代辦服務2.3萬余次,化解矛盾糾紛、幫助居民解決各類實際問題2200余件。
智慧化管理,讓社區黨員當先鋒。為有效解決黨員黨性觀念差,組織意識淡薄,聚不齊、攏不全,活動難開展等問題,區委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e網通”智慧黨建平臺,提升社區黨員隊伍管理水平。黨員教育培訓智能化。辟建網絡課堂,建設綜合性、開放式社區網絡學習平臺,黨員可以隨時登錄使用。優化課程設置,打造6大類100多個學習單元的課程資源,滿足黨員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完善制約機制,記錄每名黨員的學習情況,定期公布黨員網上學習培訓情況和測試排名,讓黨員教育由“軟任務”變成“硬約束”。黨員管理服務規范化。黨建信息網上查,對基層黨組織、黨員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建立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黨建黨員信息體系。組織關系網上轉,推進轄區內組織關系轉接一站式辦理,切實讓信息走路、黨員歇腳。“三會一課”網上過,開發覆蓋全區的遠程視頻會議系統,開展網上組織生活200余次,實現同步監控、同步參與、同步討論和同步表決的無縫銜接。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