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主編寄語
隨著社會對能源安全、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的日益重視,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的比例將會持續走高。然而,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力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和間歇性,其大規模并網將給電力系統的規劃、運行和控制帶來挑戰。挖掘、發現和分析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的特性,認識和掌握其變化的統計規律,研究描述特性的數學方法和技術,可以為電力系統的預測、規劃、運行和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礎參考信息,從而推進電力系統從“被動應對可再生能源”到“主動應對可再生能源”的轉變,對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以及接納可再生源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探討可再生能源電力特性分析和預測相關方面的研究現狀及技術,共享最新學術和技術成果,《電力建設》積極組織了“可再生能源電力特性分析、模擬與預測技術”專題。經過嚴格的評審、篩選,本專題一共收錄論文8篇,主要涉及到可再生能源特性分析方法、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以及可再生能源特性的應用等三個方面的研究成果。該專題包含了:綜述類文章2篇,其中1篇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性分析與預測方法進行綜述,另1篇綜述了考慮風電隨機特性的電力系統小干擾穩定的分析方法;預測方法類文章2篇,分別提出了基于改進空間資源匹配法的風電集群功率預測技術、基于改進馬爾科夫鏈的風電功率序列模擬技術;特性分析類文章1篇,提出了一種考慮需求響應潛力的負荷特性分析方法;特性應用類文章3篇,提出了考慮風電相關特性的配網潮流的計算方法、衡量電網接納具有隨機波動特性的可再生能源能力的指標、針對風電的波動特性特點研究電網消納風電的策略。希望這些論文可以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特性的分析和預測相關研究和應用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最后,衷心感謝各位投稿作者對本專欄的大力支持和貢獻;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在專欄文章審稿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寶貴建議;感謝《電力建設》編輯部為本專欄的順利刊出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期望本專欄能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特性分析、模擬和預測的進一步研究和發展有所幫助,同時衷心企盼今后在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特性分析、模擬、預測、建模和應用等方面涌現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切實為主動調控可再生能源電力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黎靜華
2017-6-25于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