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勇
【摘 要】我國農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取得了極大的產量提高,但是為了進一步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我們必須要重新調整我國農村與農業的產業結構,這是一項十分明智的舉措。而本文也主要是圍繞這一觀點,來詳細闡述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
【關鍵詞】農業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規劃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on the point of view, to elabo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problem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 programme
對于中國來說,農業的發展不僅關乎到國民的安居樂業,更為我國的國際地位提供了應有保障。其次,在我國,農業的發展直接關乎到農民的收入狀況,而中國的農民一直以來都占據大多數,要想中國盡早進入小康社會階段,調整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的產業結構勢在必行,這將是解決農村與城市發展不均衡的有效的途徑。
1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
我國經濟或是農業經濟轉型從長期來講是沒有失敗的,只是從很多發達國家發展歷程來看,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整體和農業經濟的發展不相匹配,我國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滯后于國名經濟整體發展,當然這和我國社會城鄉二元結構有直接的聯系。農業經濟結構轉型,首先我們都知道農業經濟結構的轉型其實就是要讓小農經濟轉變為產業化的科技含量高 的大生產,但是,農業和工業的發展有很大區別,工業有很大的增加值,而農業發展沒有增加值,這也導致城鄉二元結構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發展農村發展滯后于工業發展滯后于城市發展。所以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把我國農業經濟轉型定位為滯后,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失敗。要解決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經濟結構轉型也就是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解決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統籌,只有靠我國現階段發展超前的工業反哺農業,工業財政反補貼農業財政?,F階段我國雖為農業大國,但是實際上2010年糧食總產量是兩千多億斤,全年向國外進口糧食120萬噸,不能滿足本國市場,農業勞動力流失嚴重,農業耕地流失,荒蕪嚴重。
2 加速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及思路
2.1 依靠技術,改造農業 根據我國的當前土地實際情況,我國的土地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由于地球本就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加之政府對森林以及山丘的保護,我國的可耕種面積少之又少,但是為了解決中國所有人的溫飽問題,我們不得不依靠科技的力量盡可能的從小的耕種土地面積里得到盡可能高的產量。其次,除了依靠科技的力量之外,我們還應該對傳統的農業技術方法進行整改,通過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優良的科學設備,來充分的發揮土地的價值,讓農民從農業生產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2.2 增加農業投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對于農民種植者來說,最大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國一些地區在播種、除草、病蟲害防治、施肥以及收獲等環節的機械化水平還比較落后,仍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面對這一狀況,相關政府部門首先要設法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努力為農民提供相應的農業生產設備,幫助其減輕農業勞動的強度,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生產[2]。
3 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措施
3.1 建設地方特色 農村產業的優化調整首先應該做到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例如,在適宜種植大豆和水稻的地區就可以發展綠色大豆,綠色水稻,高油大豆或者發展市場前景較好的芽豆等。此外,要發揮傳統產業的優勢,逐步開拓地方市場,形成地方特色產業,促進農業基地與企業的相互融合,最終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良好格局[3]。
3.2 改變政府決策權限 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政府應該轉變其自身職能,積極推動和引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并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在產前,政府應該為農民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優質的服務,詳細的技術指導等,在產后,政府還應該努力幫助農民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大政策推行扶持的力度,真正為農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3.3 重新調整方向 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要以市場為導向,首先,要充分掌握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需求,并加大對高效,高質及特色農產品開發的力度;其次,要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與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此外,要加強農業信息體系的建設,這不僅是發揮市場會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與帶動作用的基礎,也是避免農業種植盲目性的重要手段。最后,還應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市場的預警系統。
4 總結
農業發展始終是我國政府強調穩抓的重點,它不僅是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是關乎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因此,站在科學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國農業經濟與農村產業的結構問題,是改進和強化我國農業穩步健康發展的關鍵。只有合理的控制農業發展的進程,并不斷改進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才能促進我國農業持續和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苗春瑞.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及策略[J].農機化研究,2008.
[2]陳永芝.我國農業經濟調整的深層矛盾與制度創新[J].中國經貿導刊,2012.
[3]王東升,杜現如.當前農業可持續發展繁榮路徑選擇[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