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登別克·努爾木哈買提
【摘 要】農機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機手,其目的是提高農機操作人員應用農業機械的綜合技能,提高其技術素質,使農民機手能正確地、熟練地使用農業機械進行農業生產,發揮農機機械在搶農時、抗災害的能力,發揮勞動生產率的作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與此同時,還應該特別注意把農業科學技術融于其中,使農機更好地服務與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要求,達到農業豐產豐收,這是對農民技術培訓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關鍵詞】農機;農藝;農業;技術培訓
[Abstra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raining object is mainly farmers machinist, its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skills of farm machinery operators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mprove the technical quality, make the farmer tractor driver can correctly and skilled use of farm machiner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chinery in the farming, disaster resistance ability,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labor productivity, promo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come.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als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among them, the better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ith advanc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high and harvest of agriculture, and th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ltimate goal of farmers technical training.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griculture; technical training
1 農機與農藝結合的相互關系
有機物質的合成與分解是農業生產的兩大任務,也是農業生產的本質所在。只有通過植物生產、動物生產和土地培肥這三個重要生產過程,農業生產才能正常地穩定地、持續地進行下去。而這三個生產過程中的植物生產與土地培肥和農機有著密切的關系。就土地培肥而言,這要通過合理的土地管理才能達到目的。現代農業的土地管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通過農業機械的合理耕作,給土地本身創造一個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才能發揮土壤這個基本農業生產資料最大的經濟效能,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例如,深耕地、深松土,不僅增加土壤耕作層的通透性,同時又能增強土壤耕作層與土地深層的物質交換,增加土壤活力,達到抗旱、抗澇的目的。而這一農藝措施必須通過農業機械來實現。而操縱先進的機械得又是靠農民來操作。因此,在對農民進行農機培訓時,必須把相應的農技要求、農業機械田間作業的作用、目的以及對植物生產的影響交代給農機操作手,把這些農業知識結合到“標準化作業、機組應用”,機器保養等培訓內容。使農機手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明確農業機械各種作用,并能熟練掌握,最終要體現在促進農產品的生產成果的增長上。這樣有利于發揮農機手的主觀能動性,克服使用農業機械,只是為了提高生產率的片面認識,使農機手能更自覺地運用農業機械,為農業生產服務,成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使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從現代農業角度來看,沒有農業技術要求,農機培訓就沒有真正的目的,沒有農機培訓作保證,農業技術就無法實現。可以這么說,土地是農業的身軀,水是農業的血液,肥是農業的糧食,種是農業的靈魂,那么,機械化就可以說是農業強健的四肢。所以說,農機與農業技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2 農機培訓與推廣必須適應農業技術推廣
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是使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新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是直接作用于作物生產,是農業生產的直接措施,是連續不斷地進行,而且,新舊科技交替的周期越來越短,而農機培訓與推廣卻是在農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之后,按照農業科技的要求,間接地作用于作物生產。農技是從作物內部挖掘增產的潛在因素,農機則是作物外部施加多種技術措施促進作物增產。因此,農機培訓與推廣要與農業技術推廣相適應,促使農業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發揮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