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利++胡要智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蘭花的栽培及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蘭花;栽培;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orchid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Key words] orchis; cultivation; management
我國習見栽培的地生蘭花,皆為蘭屬,又分為春蘭、蕙蘭、臺蘭、建蘭、墨蘭、寒蘭等品種。應根據各種地生蘭生態習性要求的不同進行栽培,結合栽培地的具體環境條件,設計栽培技術措施。進行栽培管理首先要掌握各種地生蘭花的生長發育規律,才能據此結合本地的環境條件,設計出科學的栽培技術措施來。
春蘭和蕙蘭有“春不出(因寒霜、冷風、干燥)、夏不日(忌烈日炎蒸)、秋不干(宜多澆水施肥)、冬不濕(處于相對休眠期、藏室內少澆水)”的栽培口訣,這是基本符合它們的生物學特性的。
1 栽培場所
地生蘭一般野生在濕潤山谷的疏林下,原產地的主要環境特點是濕潤、適當隱蔽、空氣潔凈、通風良好。我們栽培地生蘭的場所應盡量滿足以上環境要求,才可望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在北京地生蘭從春末到秋末在蔭棚下栽培,冬天在蘭室培養。蘭室應能人工控制溫度、濕度、通風等。冬季白天溫度20℃左右,晚間13℃左右,栽培春蘭和蕙蘭晚間溫度可低至5℃,不結冰即可。室內要求光線充足。為保持室內濕度,要設置水池,地面不宜鋪裝。花盆放在花架上,蘭室還要安裝通風設備和可調節蔽蔭程度的蔭簾。
蔭棚宜設置在樹群環繞、靠近水面、空氣清新、通風良好的地方。棚架上應裝置噴霧設備,蔭棚的蔭簾要能夠調節蔽蔭度。從傍晚到清晨應將蔭簾完全打開,使蘭花早接晨曦,晚送夕陽,夜里接受露水的滋潤。早晨將蔭簾拉上,以避去白天強烈的日光,但也不宜過陰,否則生長勢減弱。夏季日光強烈應增加蔽蔭程度,用較密的蔭簾,遮陰時間也長;春秋陽光減弱,只避去中午前后陽光即可。蘭花的耐陰程度又以種類而異,墨蘭耐陰性最強,建蘭、寒蘭次之,春蘭及蕙蘭需光照較充足。在遮蔭時應予以區分。
2 盆栽用土
有3項基本要求:(1)必須含有足夠的,能為蘭花吸收利用的成分;(2)土壤要疏松、通氣、排水良好;(3)土壤酸堿度為中性或微酸性(ph=5.5~7.0)。一般采用江浙一帶的山泥,及山上枯枝落葉經多年腐熟而成的腐殖質土。國外栽培地生蘭常用腐殖土5份加沙1份,或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再加入1份碎牛糞,經蒸汽消毒后使用。
3 上盆
為排水良好,盆底需多墊碎瓦片或木炭塊,或在排水孔上扣一穿孔盆,四周放碎瓦片或木炭,如有水苔加覆一層更好,最后填入培養土。蘭花栽植深度以假鱗莖上端齊土面為度,栽植后,盆土中央稍拱起。為了避免泥土濺于葉面及增加美觀起見,可在土面鋪一層碎石或種植翠云草。上盆后最初應置陰處,經十幾天后逐漸照射日光。養蘭以采用瓦盆為宜,因其排水通氣良好。
4 澆水與噴水
地生蘭對空氣和土壤均要求濕潤,夏季是生長期,除保持土壤濕潤外,為增加空氣濕度,一天之內有時要噴水或噴霧數次。保持相對濕度為45%~65%。夏季澆水在清晨或傍晚,雨季期間盆土宜稍干,以免因濕度過大引起病害、秋季氣溫降低,生長逐漸停止,應減少澆水次數,視天氣情況停止噴水,不使盆土干燥已足。墨蘭冬季開花,澆水須較多,而建蘭以稍干些。蘭花澆水以雨水和雪水最好,河水、池水次之,井水更次之。不可用含礦物質過多的硬水和堿性水。澆水掌握“夏秋不可干,冬春不可濕”的原則(主要指春蘭和蕙蘭)。華北地區冬春干燥,切不可使之過干而造成傷害;夏季噴水應多噴于盆面及地面上,勿使盆土過濕。
5 施肥
蘭根內有根菌,根菌從外部吸收礦質營養供給蘭花,而根細胞提供有機養料滿足根菌的生活需要。二者是互利的共生關系。同時二者之間要保持適當的平衡,蘭花才能旺盛成長。根菌過少,則蘭根不能吸收充足的養料,影響植株的生長;而根菌過多,就會破壞根細胞。我們選擇、調至適宜的栽培用土和施肥,目的就是調節根菌和蘭根之間的消長關系,取得合乎理想的平衡。通常蘭花每年換盆、換土,盆土中的養分足夠當年生長發育的需要,可以不必追肥。但若幾年才換盆一次,就需要追施肥料了。常用肥料有牛糞、羊糞、豆餅、麻醬渣等有機肥料,但使用時事先必須充分腐熟。栽培蘭花很少用基肥,都是追施液肥。生長期間每5~10d施用一次稀薄的液肥。也可施用硫酸銨、硫酸鉀、博磷酸鈣等化學肥料,但要特別注意控制濃度。施肥要遵循“宜勤而淡,切忌驟而厚”的原則。盛夏和嚴冬不追肥。開花前后也不宜施肥。
6 其他管理
接連下雨,特別是雨季應注意防雨。盆宜放置通風處。遇大風,要加以防護,以免葉片折傷。秋冬氣溫下降,如夜間溫度將至2℃~3℃時,應及時移入室內栽培;建蘭、墨蘭及寒蘭耐寒力較弱,更應及早移入室內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