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ia+Felser
自1903年,Claudia Felser首次發現Cu2MnSn以來,Heusler合金的發展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極具應用價值的形狀記憶材料和磁致冷材料。此外,它還是一種可能的磁性半金屬,在自旋電子學領域有潛在應用價值。然而,目前Heusler合金的實際應用面臨著3個挑戰,一是單一均勻相的形成,二是避免界面和表面處的原子無序,三是材料要具有強烈的磁各向異性。為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們從理論和實驗兩個方面對Heusler合金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獲得了很多進展。目前來看,很有必要對已有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進行總結,以便深入理解其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
本書分7部分,共20章,涵蓋了Heusler合金的基礎理論、材料制備、器件應用等多方面的內容。第1部分 Heusler合金的基本理論,包括第1-2章,由Heusler合金研究的開拓者Galanakis和Felser教授執筆。以最著名的NiMnSb為例,介紹Heusler合金的組成、結構、分類和性能。解釋了其半金屬性的物理來源主要是d電子的貢獻。第2部分 Heusler合金的基本性能,包括第3-8章。分別討論了應用自旋分辨光電子能譜研究Co2MnSi體塊和Co2MnSi/MgO界面處的電子結構;Heusler合金的晶體結構;納米尺度的Heusler合金的物理性質;MgAgAs型Heusler合金中化學鍵的變化;立方、四方和六角晶格的Mn-基Heusler合金薄膜的磁電性質;偏離化學計量比的Ni50-xCoxMn25+ySn25-y系統中的磁性相競爭等物理問題。第3部分 Heusler合金的應用,包括第9-11章,分為自旋電子學、熱電器件和能量收集三個方向,其中熱電器件研究在目前的科學界尤為火熱。第4部分 二維的Heusler合金薄膜的生長與性能,第12章,主要介紹如何制備高自旋極化的合金薄膜。第5部分 Heusler合金薄膜的磁性,包括第13-15章。以Co2Mn0.6Fe0.4Si中的磁電子學為例,應用穆斯堡爾譜和X射線磁圓二色譜分析合金薄膜性質。第6部分 半金屬Heusler合金的器件應用,包括第16-19章。主要包括巨磁電阻(GMR)效應,自旋力矩振蕩器,各向異性磁致電阻效應,磁場隧道結,交換偏置作用等。第7部分 Heusler合金的新性能,第20章。一些Heusler合金家族成員是可能的拓撲絕緣體材料,如ScPtBi。它們的結構與閃鋅礦類似,可能包含有趣且豐富的物理行為。
本書由從事Heusler合金前沿研究的30多位歐美科學家共同完成,內容詳實,參考文獻精煉。作為一個有著100多年發展歷史的學科,相關的研究文獻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本書的出現無疑可以極大地提高了解這一科學研究領域的效率,因此特別適合低年級的研究生作為Heusler合金研究入門的參考書目。
梁飛,博士研究生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