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鑫
【摘 要】新《醫院財務制度》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克服了舊制度的諸多弊端,加強了財務監督和成本核算,提高了財務數據的有效性。但在成本管理和收入分配上還存在明顯不足。建議從醫院財務目標、預算管理、成本核算口徑和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設計等方面進一步完善醫院財務制度。
【關鍵詞】醫院財務制度;評價;建議
[Abstract] The new hospital financial system to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old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cost account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data. But on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re not obvious. Advices from the hospital financial goals, budget management, cost accounting caliber and financial analysis index system design, etc,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hospital financial.
[Key words] hospital financial system; evaluation; advice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加強醫院財務管理和監督,規范醫院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以及國家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規定,國家財政部和衛生部聯合出臺了新《醫院財務制度》,并分二步執行。
1 新《醫院財務制度》的主要優點
新《醫院財務制度》是對舊《醫院財務制度》的批判性繼承,克服了舊《醫院財務制度》的諸多弊端,解決了舊制度與實際工作需要之間的一些矛盾,有著階段性的強大生命力。
2 新《醫院財務制度》的不足
盡管新《醫院財務制度》的建設已經傾注了專家、學者及醫院廣大財會人員的大量時間、精力,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但是,不足之處還是難免的。
2.1 成本管理形式重于實質,成本分析初嘗即止
突出成本管理是新《醫院財制度》的亮點之一。但是,新制度中對于成本管理還處于探索階段,尚待進一步完善。
2.2 弱化分配約束,加大社會公平實現難度
分配體現的是醫院的財務關系,關乎社會分配的公平,直接影響著和諧社會的建設。目前,雖然醫院的投資主體單一,具備醫院剩余支配權博弈資格的主體不多,但總是存在著員工的分配問題。在醫院內部,由于醫療資源依然屬于緊缺資源,專家門診一號難求,醫院給專家、名醫高于一般員工的薪酬是應該的,但是,高多少屬于適當,并不應該由各家醫院任意而為。特別對于公立醫院而言,更需要規范專家名醫的收入范疇。這次新《醫院財務制度》把舊制度中的“分配”一詞刪除了,很顯然,新制度有逃避分配問題之嫌疑。誠然員工分配問題矛盾重重,不容易搞好,但把它撂在一邊,只字不提,卻也不是新《醫院財務制度》所應為。
3 完善新《醫院財務制度》的建議
3.1 明確醫院財務目標,統一醫院財務行為
醫院財務目標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捆綁在一起,既強調醫院主體的經濟效益,又要求保持醫院的公益性,這是相悖的,充滿著矛盾。對于醫院而言,已經習慣于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公民也把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和能力作為醫院等級的評判標準,新《醫院財務制度》引導醫院財務目標向提高經濟效益轉向,這個轉向存在先轉后轉、轉多少“度”的問題,轉的過急或轉的“度”數過大的醫院,必然要背負社會的責難,成為一時輿論的焦點。關注到這一點,醫院對于財務目標的轉向就有顧慮,特別是醫院領導就要權衡利害得失,由此極易導致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混亂。所以,既要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醫院深化改革的方向,就應該轉變觀念,像當年國營企業改制一樣,給醫院松綁,讓醫院有一個惟一的明確的財務目標,以統一醫院的財務行為。
3.2 規范預算管理,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首先要更新觀念,樹立并倡導預算管理是醫院全局性綜合管理行為的理念,建立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通過制度安排使預算的編制與執行成為一種規范、一種機制;其次,預算編制要科學、可行,預算的編制要細化到部門、細化到項目,使預算執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再次,加強預算執行的分析、評價和監督工作,預算執行要有時間表,便于監督;預算分析、評價是一種事后的糾正性或建議性管理行為,要及時;最后,結合財務指標分析,預算人員要參與醫院經營決策,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3 統一成本核算口徑,出臺成本核算范例
新制度執行以后,醫院應制定適合醫院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制度,將科室成本核算作為醫院成本管理的基礎,積極開展項目成本和病種成本核算。隨著醫療保險制度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項目成本和單病種成本核算有可能成為醫院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考慮到醫院成本核算對象的復雜性,建議出臺《醫院科室成本核算范例》、《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范例》、《病種成本核算范例》,以范例的形式規范統一醫院成本核算的口徑。
3.4 建立健全醫院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作為分析評價醫院績效的財務分析指標,新制度還沒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財務分析指標的缺項在哪里呢?成本管理是肯定存在缺項的,其他的可能也存在缺項。所以,在實踐中發掘、錘煉和修補醫院財務分析指標,建立健全醫院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是進一步完善醫院財務制度的后續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