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閆健
摘要:本文對玉米選種、整地、種子處理、種植方式、施肥、病蟲草害防治等各項栽培技術進行了篩選,總結形成了一套玉米增產技術集成,是一套適用于大面積應用的配套生產技術,以期進一步提高長春地區的玉米產量。
關鍵詞:長春地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7.011
1擇優良種
增加玉米種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產量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選用品種時要以高產優質、耐密型品種為主,適合長春地區種植的品種很多,不同的地塊合理選擇適當品種,崗地選擇生育期相對長的品種。洼地選擇生育期相對短的品種。一般選擇生育期126天左右,積溫約2650 ℃,品質好,種子籽粒飽滿,粒型大小一致均勻,產量性狀好的審定品種。
2 精細整地
玉米播種前,要進行精細整地。提倡秋翻地、秋整地,在玉米收獲后及時進行秋翻、滅茬,翻后及時耙平耙細,起好壟并及時鎮壓,以利于保墑。沒有及時秋翻整地的地塊,可以結合春季深施底肥時整地打壟。春耕宜淺不宜深,可隨滅茬、隨打壟、隨鎮壓、隨施肥,避免失墑。
3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應適當曬種,挑選晴好天氣,在陽光下將種子晾曬2~3天,曬種一方面利用太陽紫外線可以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孢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種子含水量,增強種子在土壤中的吸水能力,同時可以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將晾曬過的種子進行人工精選,挑出變色、有病、癟粒、小粒、破損的種子。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種子大多數都已包衣,如若購買了沒有包衣的種子,可選用同時防病、防蟲的包衣劑。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加高產、穩產的有效途徑之一。合理密植可使玉米在單位面積上最大限度利用陽光、溫度、空氣、水分等,使單個植株發育健壯,且群體植株協調生長,達到高產的目的。在國內外超高產栽培研究中,創出高產水平的公頃密度都在7萬株以上。長春地區中等肥力的地塊偏多,種植積溫2800 ℃以內、生育期126天左右的耐密品種為宜,要高產種植密度必須達到6.5~7.0萬株/公頃,要穩產可種到6.0~6.5萬株/公頃。
5種植方式
目前,長春地區玉米栽培提倡采用大壟雙行、壟側保墑、寬窄行交替以及二比空等種植方式,可以更好地發揮品種的增產優勢。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有利于提高土壤種蓄水保墑能力,抗旱防澇,通風透光,使玉米能夠充分發揮邊際效應,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玉米二比空栽培技術在保苗株數比常規栽培方法增加20%的情況下,可實現高產、高效的目的。玉米壟側栽培技術適宜在山區、半山區、丘陵、坡地及低洼地塊推廣種植,干旱年份保苗率可提高30%以上,較玉米常規栽培畝增產5%以上。玉米寬窄行交替休閑種植技術簡稱玉米寬窄行栽培技術,可降低作業成本30%以上,比常規壟作栽培土壤含水量提高1.8~3.2個百分點。
6精量播種
精量播種技術是一項增產增收顯著的技術。由于精量點播,株距均勻,動土少,失墑少,種子吸收水分充足,播種深度一致,出苗齊且苗壯,后期植株長勢一致,可有效利用水肥光,產量比常規播種增產6%~10%。半精量播種是采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種子發芽率低于95%、高于85%時,采用機械半精量播種,覆土厚度3~4厘米,播后視土壤墑情適時鎮壓。
7平衡施肥
玉米在適當增加種植密度的同時必須保證足夠的養分供應,因此要積極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施肥中確定好肥料的種類、數量以及氮、磷、鉀的比例,同時注意施肥方法。一是增施有機肥,每公頃施用優質有機肥30立方米以上;二是施用化肥,一般施用N、P、K 含量48%左右的復合肥1000公斤/公頃。
8田間管理
8.1適時定苗
玉米3~4片葉間苗,4~5片葉定苗,定苗最晚不能超過6片葉,定苗時間宜早不宜遲。在保證單位面積株數的情況下,可不均勻留苗、要留大苗、壯苗,從而提高玉米田間整齊度,降低田間空桿率和小穗株率。
8.2化學除草
根據氣候和土壤狀況合理應用“土壤封閉”和“莖葉除草”兩種化學除草方式,土壤封閉可選用精異丙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闊草清等。苗后莖葉除草劑可選用玉農樂、苞衛等,在出苗后3~4葉期進行莖葉噴霧。
8.3病蟲害防治
玉米大小斑?。嚎捎?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進行藥劑防治。
玉米蚜蟲:在玉米心葉期有蚜株率達50%,百株蚜量達2000頭以上時,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2.5%敵殺死3000倍液均勻噴霧。
玉米螟防治: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吉林省已有20年的歷史,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一般7月上旬為第一次放蜂時期,每畝釋放7000頭,間隔5~7天,進行第二次放蜂,釋放8000頭,共釋放2次,約釋放1.5萬頭。
8.4適時收獲
玉米適時收獲可獲得最高產量和最佳品質。收獲過早,籽粒含水量高,堆積時間長或堆積體積過大時易造成發霉,收獲過晚,往往造成莖桿折斷,且拖延秋翻滅茬,如遇下雪上凍早,致使地塊不能秋耕。正常情況下,玉米苞葉干枯松散,籽粒灌漿飽滿,變亮發硬,乳線消失,含水率降到30%時,為最佳收獲期。
作者簡介:李明,本科學歷,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玉米栽培育種、玉米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