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有亮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證。基層國稅部門直接面對納稅人,其作風的好壞、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稅收事業的成敗。因此,加強基層國稅機關作風建設,建立一支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國稅干部隊伍,是擺在新時期國稅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新時期加強基層國稅機關作風建設的談一些認識。
一、抓制度,鞏固作風建設的基礎。
制度規范是機關作風效能建設的基礎和根本保證,加強干部的作風建設,必須有嚴格的制度作保證。
一是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規范辦事程序。嚴格的管理機制是形成良好風氣的基本保障,基層國稅部門應從轉變管理理念入手,按照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梳理完善規章制度,優化內部行政管理,形成相互支持、相互推動、良性循環的管理工作格局。堅持機關工作辦事政策、程序和結果“三公開”制度,增強機關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加強制度完善與創新。對于基層國稅機關來說,必須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做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對一些程序模糊、要求籠統、責任不明的制度予以精減,對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制度繼續抓好落實,并進一步制訂完善,對作風建設中可能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新動態,推出新措施。這就要求針對機關干部工作面臨的新特點,加強制度的完善與創新,填補各種漏洞和空白。
三是嚴格制度執行。嚴格各項制度的執行,要求必須劃出“紅線”,標出“雷區”,架起“高壓線”,堅決防止“破窗效應”,不能使制度成為空架子,“稻草人”。這就要求對制度執行進行責任分解,對影響制度執行的不良傾向要及時糾正,同時要求機關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執行制度,強化紀檢監察、黨委組織部的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開展嚴格的制度落實情況測評,使機制真正管用、帶電。
二、抓教育,提高作風建設的能力。
作風建設的基礎在教育,有扎實的教育才能提高作風建設的能力,才才能使基層國稅機關形成良好的作風。
一是加強思想教育,建設服務型機關。通過深入開展政治、法制和理想教育,使國稅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建設服務型機關。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的現象,做到態度熱情、說話和氣、傾聽耐心、解釋細致、辦理快速、反饋及時。建立健全首問責任制,接待來人來訪,要做到問到誰誰負責,誰接待誰負責。屬于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要抓緊辦理,不屬于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要做好聯系、介紹和轉接工作,杜絕事情無人問津的狀況。
二是加強廉政教育,建設廉潔型機關。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等文件精神,加強黨風黨紀教育,促進工作人員廉潔自律。要始終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三是加強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機關。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制定學習計劃,嚴格執行學習制度,在機關形成學理論、學政策、學法律、學業務、學管理的良好風氣,不斷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繼續開展“善讀書、靜心靈、強素質”全員讀書活動,激勵干部職工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加強學習、強化素質、提高能力、干事創業上。
三、抓人員,強化作風建設的根本
人的因素是轉變機關作風建設的根本要素。因此,加強基層國稅機關作風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干部履職盡責能力,樹立起務實高效的國稅形象。
一是在教育中培養人。過硬的素質是展現良好作風的基礎。加強作風建設,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狠下功夫。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稅務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價值觀,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職業道德水準,努力使自己的言行適應社會進步的現實要求和稅收征管改革要求。
二是在整頓中改造人。針對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頓,是加強作風建設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經驗。對于基層國稅部門來講,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敢于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知錯即改,見賢思齊,轉變作風、改進工作;對發現的問題深刻剖析成因,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的整頓目標;針對問題根源,采取措施下大力氣解決,去病根、扶正氣、振精神、端行為,切實轉變基層國稅工作作風。
三是在文化中凝聚人。“木受繩則直,金就蠣則利”。文化國稅促進機關作風建設的軟動力。用融合地域特色和工作實際提煉的國稅文化潤養干部隊伍,積極倡導樂于奉獻的精神文化,引導干部職工確立共同的精神文化理念,增強干部職工履職盡責的內在動力。致力于將柔性思維融到剛性管理中,把執法理念、服務理念和管理理念轉化為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積極打造心悅誠服的制度文化,促進干部執法行為的規范性。堅持大力弘揚先進,豐富文化載體,積極構建和樂共榮的行為文化,充分激發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
四、抓監督,強化作風建設的保障。
根據理性選擇理論,任何官員都需要監督。基層國稅機關推進作風建設,要把加強監督檢查作為一項重要措施。
一是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整合監督資源。通過聘請特約監督員、召開政風行風評議活動等形式,實現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作風監督網絡,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二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檢查。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創新載體,通過日常檢查、重點抽查或明查暗訪等,加強對作風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黨性不強、作風不正以及其他政風行風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切實把作風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要進一步加強督辦落實。凡是群眾有投訴的,要認真調查,一追到底;凡是經查證違反規定屬實的,要根據有關規定和干部管理權限進行處理;凡是對本部門作風建設抓得不力、敷衍塞責、應付了事的,要嚴肅追究部門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