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養豬業的發展與壯大,豬病已經成為生豬養殖效益提高的嚴重阻礙。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豬病治療難度較大,效果甚微。本文對豬病難治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期為豬病治療和預防提供借鑒。
關鍵詞:豬病;難治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7.028
1豬病難治的原因分析
1.1臨床病癥復雜性強,診療難度大
當前,大多數種豬出現的疾病多為病原性混合類感染,這種感染和傳統臨床感染存在明顯不同,其更為復雜和特殊,因此診療起來難度相當大,根本原因是因為病原性混合類感染缺乏典型性,難以進行準確區分。目前,豬病臨床診斷方法主要有流行病診斷、血清診斷、病理學診斷以及微生物診斷等。通過這些診斷方法能夠對豬病進行全方位診斷,進而獲取診斷結果。然而在鄉鎮基層獸醫中,很多獸醫往往很難全面掌握診斷方法,僅憑經驗習慣作出診斷結果,所以豬病臨床治療中,往往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加大了豬病治療的難度。
1.2混合型感染對診療效果干擾大
目前,混合型感染是豬病發生的主要誘因,如細菌與細菌之間,不同病毒之間或者細菌和病毒混合體等,還包括寄生蟲,當診療效果產生不良干擾時,這時會給診療帶加大難度。僅僅采用一般性的治療方法應對混合型病毒感染效果往往不是特別好,原因是細菌混合生存,對宿主防御系統造成破壞,從而使共生菌順利生存下來。
1.3免疫抑制性疾病治療不合理
免疫抑制性疾病指的是豬機體免疫系統遭受損害,導致機體抗原應答能力降低的一種疾病。通常導致免疫抑制主要基于兩大原因,一是非傳染性因子,即藥物因素和霉菌毒素等;二是傳染性因子,即豬細小病毒和豬瘟病毒等。這些免疫抑制因子會對豬機體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破壞,這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很多基層獸醫在進行疾病治療時,往往只是對癥治療,卻忽視了豬機體免疫力的提升。
1.4藥物質量不達標
目前我國從事獸藥生產的企業很多,很多企業都順利通過GMP認證,但是每年有很多獸藥生產企業所生產出的獸藥質量并不達標。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生產企業注重利益最大化;二是在獸藥生產環節加入了違禁藥物成分;三是藥品含量達不到治療標準;四是在獸藥中添加感染獸藥檢測物質。如果用這些治療不達標的獸藥去治療豬病,其效果可想而知。
2豬病的治療與預防對策
2.1準確掌握豬病的診療方法
要確保豬病防治的實效性,必須確保所采用的診斷手段準確無誤,這就要求養殖戶和獸醫對豬病特征和臨床表現有一個準確地把握,例如是否有傳染性、發病的不良癥狀等,不能僅通過肉眼或癥狀做出診斷,作為養殖戶,應當積極與獸醫醫院取得聯系,依托其先進的診斷技術和設備優勢,及時快速地做出正確診斷。
2.2強化飼育管理
為了做好豬病預防工作,必須不斷強化種豬飼育管理,這是因為很多豬病發生乃至反復發作都是因為豬舍環境衛生狀況惡劣所導致的,這就需要加強對豬舍的衛生管控。例如,養殖戶要定期對養豬場進行全面消毒,對于豬舍內的垃圾及生豬的排泄物,應當及時清理,發現有豬病發生的,在加強消毒工作同時密切關注豬病流行狀況,并做好預防。要做好通風管理工作,尤其是高溫悶熱天氣,更要注意通風,防止病原體滋生,降低豬病患病率。
2.3提高豬機體免疫力
要想更好地對免疫抑制性疾病進行治療,就必須不斷提高豬機體免疫力。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推廣,做好免疫預防接種工作;不在豬飼料中隨意添加免疫增效劑;嚴禁使用過期發霉的飼料。以上所介紹的這幾種方法都能使細胞免疫活性得到激活,使生豬的機體免疫力得到明顯提高,這時再針對免疫抑制性疾病進行對癥施治時才能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
2.4加強獸藥管控
一方面,加強獸藥質量管控,這就需要嚴把獸藥選購關,要充分考慮獸藥廠家的知名度和信譽口碑、價格等,不要一味地關注藥物價格,應當在藥物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降低采購成本。在用藥過程中,如果發現假藥,應當立即停止使用,并盡快聯系相關管理部門,盡可能地挽回損失。另一方面,要重視用藥管控,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用藥,確保使用獸藥種類正確、用藥次數正確、用藥周期合理、藥物配置準確。如果養殖場條件允許,最好進行藥物過敏試驗,并根據過敏試驗結果選擇正確的獸藥,確保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肖金東. 常見豬病防治有問必答[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2]王澤巖, 高發輝, 高小鵬,等. 目前豬病診療工作中的幾個誤區[C].中國獸醫大會暨中國獸醫發展論壇, 2013.
[3]李和平.高效養殖致富直通車(11)——高效養豬與豬病防治[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王繼福,中專學歷,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