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波
(四川省農業廳,四川 成都 610041)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大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綠色生態發展
楊朝波
(四川省農業廳,四川 成都 610041)
開展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和國家畜牧業綠色示范縣創建,是貫徹落實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工作部署,也是進一步落實全省現代畜牧業發展現場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我省農業向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可持續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抓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和國家畜牧業綠色示范縣創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戰略部署,是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重要保障。從世界各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看,在種植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優先發展產業關聯度高、比較效益好的養殖業,是帶有普遍性的規律。準確把握現代畜牧業的內涵要求,是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和國家畜牧業綠色示范縣創建要達成以下共識。
1.1 牢固樹立大農業意識,摒棄現代農業建設只是現代種植業建設的狹隘認識,統籌兼顧現代種植業和現代養殖業發展。
1.2 發達的畜牧業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先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要堅持把畜牧業現代化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
1.3 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農牧互動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必須走以養定種、以種促養、種養結合、農牧互動的循環發展路子。
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解決好種植業、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
2.1 種植結構調整與養殖結構調整不協調 以養定種意識不強,種植業“三元結構”調整滯后于養殖業結構調整,與我省大力發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發展對飼草料的需求不適應。
2.2 規模種植園和規模養殖場布局不協調 為種而養意識不強,種植業與養殖業發展規劃脫節,種植園未配套與所需有機肥相適應的規模養殖場。
2.3 種養業廢棄物利用率低 農作物秸稈青貯、氨化及發展全混合日糧不夠,畜禽糞便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商品化生產等總體水平不高,既浪費資源,又形成環保壓力。
2.4 種養循環基礎設施不配套 標準化農田改造中,未同步建設蓄糞池、沼液還田管網等畜禽糞污處理基礎設施,畜禽集中養殖區未配套發展有機肥加工企業等。
2.5 發展規模養殖用地難 一些地方在劃定基本農田和調整土地利用規劃時,統籌考慮養殖業發展用地需求不夠,劃定禁養區、宜養區時,將荒山荒坡等宜養區土地劃定為基本農田,規模養殖用地嚴重不足,養殖場落地難。
開展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和國家畜牧業綠色示范縣創建,要把畜牧業綠色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以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為目標,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廢棄物減量化生產、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建立綠色發展機制,優化區域布局,推進種養循環。
3.1 抓糧經飼統籌 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高度出發,圍繞提高草食牲畜比重目標,加快實施《四川省牛羊肉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行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積極發展飼用玉米、人工種草,增加省內飼料糧和優質牧草供應,降低畜禽養殖成本,提高種養效益。
3.2 抓種養循環 按照“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的思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是打通種養結合通道、促進種養加一體、實現生產生態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要把循環發展貫穿到現代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堅持區域內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等資源,根據種植園區對有機肥的需求量和對養殖廢棄物的承載能力,合理布局規模相應的畜禽標準化養殖場,配套畜禽糞便處理利用基礎設施,大力推行“生態養殖+沼液+綠色種植”等高效的種養結合生態發展模式,探索建立“以地定養、以養促種”的種養循環機制,促進畜禽糞便轉化為優質肥料和清潔能源,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高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促進種養業發展持續平衡、效益“雙提升”,實現糧果蔬、農牧漁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3.3 抓養殖用地政策 推進種養結合,土地配套是關鍵。現代畜牧業建設重點縣和國家畜牧業綠色示范創建縣政府要將畜禽規模養殖用地和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切實解決好規模養殖用地難問題,為畜牧業發展留足空間。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流轉,實現畜禽規模養殖用地與農作物種植用地相配套。
4.1 加快推進生產結構調整優化 生豬為主導產業的縣,要以提高母豬年生產能力、優質特色生豬出欄比重為重點,加強標準化擴繁場建設,提高供種能力,推廣天府肉豬、川藏黑豬等具有地方優勢特色的品種,促進品種優化升級。肉牛為主導產業的縣,要以擴大基礎母牛群體為重點,持續開展基礎母牛擴群增量工程,推廣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蜀宣花牛等優良品種,擴大雜交改良面,加大雜交母牛選留力度,提高良種母牛比重。肉羊為主導產業的縣,以加強現有肉羊原種場與擴繁場的新改擴建為重點,大力推進新改擴建規模化種羊場建設,加快推廣南江黃羊、簡州大耳羊、川中黑山羊、川南黑山羊等優良品種。
4.2 加快推進養殖設施設備轉型升級 積極開展養殖設施設備轉型升級行動,借鑒天兆公司、正大集團、鐵騎力士等生豬養殖設施設備先進設計,組織畜牧龍頭企業帶動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全環控、低耗能、環保型的高標準圈舍建設,配套自動供料、自動環控、自動飲水、自動消毒、廢棄物處理利用、種養循環等基礎設備設施,全面提高養殖生產自動化、信息化、精細化、智能化等水平。
4.3 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 要以“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廢污無害化、糞便資源化、監管常態化”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畜禽規模養殖標準化創建活動。要發揮示范場輻射引領作用,帶動規模養殖場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建設廢棄物收集、貯存、處理和利用設施,提升物質裝備現代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畜禽生產能力和養殖效益。大力發展年出欄生豬500頭、肉牛50頭、肉羊300只、存欄奶牛50頭以上的畜禽標準化養殖,持續提升畜禽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健全規模養殖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4.4 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為骨干,以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紐帶,以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畜牧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要積極培育養殖大戶、家庭牧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引進銷售收入排位靠前、產業鏈完整、利益聯結機制完善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廣溫氏、特驅、鐵騎力士、巨星、齊全等代養寄養、二次返利、利益兜底的合作養殖機制和模式,帶動養殖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穩定增收致富,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方共贏、良性互動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
F307.3
:C
:1001-8964(2017)04-0008-03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