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媛,張 毅,邵 靚,張 睿,鄧 飛,李 麗
(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省2016年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監(jiān)測與分析
周莉媛,張 毅,邵 靚,張 睿,鄧 飛,李 麗
(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小反芻獸疫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感染小反芻獸的一種急性、烈性、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對我國畜牧業(yè)發(fā)展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為了解四川省2016年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情況,我們分別在兩次集中免疫后,從四川省42個縣采集2557份羊血清,采用競爭ELISA法進行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有1833份樣品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為71.69%。
小反芻獸疫;競爭ELISA;免疫抗體
小反芻獸疫(PPR)又稱“羊瘟”,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疫病,主要感染綿羊和山羊等小反芻獸,以高熱、口炎、胃炎、腹瀉和肺炎為特征,易感羊群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該病是OIE法定報告動物疫病,也是全球計劃根除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小反芻獸疫是1942年在非洲的科特迪瓦首次報道,我國首次發(fā)生小反芻獸疫是在2007年的西藏自治區(qū)。2014年以來,新疆、甘肅、內蒙、遼寧、湖南等地相繼發(fā)生了小反芻獸疫疫情,四川省在日常監(jiān)測中也零星監(jiān)測到小反芻獸疫病原學陽性。為防范小反芻獸疫疫情在四川發(fā)生,四川省采取了小反芻獸疫的強制免疫,于每年的3月到4月、9月到10月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為切實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我們分別在2016年5月和11月選取了四川省21個市州的部分規(guī)模羊場和散養(yǎng)戶進行了免疫抗體水平監(jiān)測。
1.1 檢測試劑 蘭州獸醫(yī)研究所小反芻獸疫競爭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批號:20161010118。
1.2 樣品采集 血清樣品采集自四川省21個市(州)42個縣的規(guī)模羊場及散養(yǎng)戶,共計2557份羊血清(其中5月份采集1264份,11月份采集1293份)。抽樣范圍覆蓋全省21個市(州),每個市(州)隨機抽取兩個縣,每個縣隨機抽取2個規(guī)模羊場,2個鄉(xiāng)鎮(zhèn)(10個散養(yǎng)戶)。
2.1 檢測方法
2.1.1 使用前將所有試劑恢復至室溫。
2.1.2 在酶標板上檢測樣品孔中依次加50μL待檢血清,每份樣品做兩個重復孔;其中標準陰性血清設2孔,標準陽性血清設2孔,每孔加入相應血清50μL;空白對照設2孔,每孔加100μL血清稀釋液;單克隆抗體對照設4孔,每孔加50μL血清稀釋液。
2.1.3 將單克隆抗體用血清稀釋液作1∶100倍稀釋,除空白對照孔外其他各孔加50μL稀釋后的單克隆抗體;37℃孵育1h。
2.1.4 取出酶標板甩干,用洗滌液洗滌3次,在吸水紙上甩干。
2.1.5 每孔加入50μL酶結合物,37℃孵育1h。
2.1.6 按洗滌步驟洗滌3次。
2.1.7 每孔加入底物溶液50μL,37℃避光作用10min。
2.1.8 每孔加50μL終止液,在酶標儀450nm波長處測定每孔的OD值。
2.2 檢測結果判定 通過血清樣品和對照孔的OD值計算血清樣品的抑制率(PI值),當待檢血清PI值≥45%時,判為抗體陽性,即為免疫抗體合格。
3.1 2016年全年共檢測免疫羊血清2 557份,合格1833份,平均合格率為71.69%。其中5月份平均合格率為70.09%,11月份平均合格率為73.24%。
3.2 在1680份規(guī)模場羊血清中,合格1217份,平均合格率為72.44%。其中5月份平均合格率為70.36%,11月份平均合格率為74.52%。
3.3 在877份散養(yǎng)戶羊血清中,合格616份,平均合格率為70.24%。其中5月份平均合格率為69.58%,11月份平均合格率為70.86%。

表12016 年四川省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份
4.1 從檢測結果看,2016年全年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平均合格率在70%以上,達到農業(yè)部規(guī)定的要求,可以對羊群產生免疫保護,表明四川省小反芻獸疫強制免疫工作基本達到預期效果。下半年抗體合格率較上半年有所提高,這與實行強制免疫后,防疫人員及養(yǎng)殖場(戶)主免疫意識增強和免疫操作水平提高有一定關系。
4.2 小反芻獸疫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疫苗接種是阻止該病發(fā)生,減少病毒擴散及潛伏感染的有效手段。免疫平均合格率與疫苗種類、冷鏈系統(tǒng)、免疫操作、動物身體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相關,要進一步提高免疫合格率,還需從多方面優(yōu)化,從而降低疫情發(fā)生的風險。
4.3 不同養(yǎng)殖方式下,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的合格率有所差異。散養(yǎng)戶羊的抗體合格率低于規(guī)模場,說明除了免疫意識,飼養(yǎng)環(huán)境和管理水平也對羊群小反芻獸疫的免疫效果有一定影響。四川省目前對小反芻獸疫進行強制免疫,能有效地保護易感動物,然而應該強調的是,加強引種檢疫、改善養(yǎng)殖環(huán)境、重視飼養(yǎng)管理也是遠離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1] 蔡冬冬,李金海,邢坤,等.小反芻獸疫概述[J].四川畜牧獸醫(yī),2014,41(5):31-33.
[2] 龍云鳳,劉小慧,周曉黎,等.小反芻獸疫流行病學及防控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2,33(5):94-98.
[3] 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4] 劉永宏,趙麗,曹勝波,等.小反芻獸疫在中國的流行趨勢及應對措施[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5,36(1):110-113.
[5]Zhang G R,Yu R S,Zeng J Y,et al.Development of an epitope-based competitive ELISA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Tibetan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J].Intervirology,2013,56(1):55-59.
[6] 劉佩紅,沈素芳,黃忠,等.動物外來疫病—小反芻獸疫防控技術研究進展[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08(6):14-15.
[7] 孫圣福,陳偉,馬慧玲,等.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檢測與分析[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6,37(3):4.
Surveillance and Analysis of Immune Antibodies on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16
Zhou Liyuan,Zhang Yi,Shao Jing,et al.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Chengdu 610041,China)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is a severe acute,potent,contagious infection on ruminants. This disease caused extremely seriou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mune antibody of PPR in Sichuan province,2 557 samples of goat serum from 42 counties were collected after two concentrated immunization in 2016.Competitive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immune antibody of PPR,of which 1 833 samples had qualified immunity and the immune qualified rate was 71.69%.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Competitive ELISA;Immune antibody
S854.43
:B
:1001-8964(2017)04-0030-02
2017-02-10
周莉媛(1988-),女,四川德陽人,大學本科,助理獸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