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繼誠
新四軍執行『停戰令』的臺前幕后
□夏繼誠

1947.1.24臨沂機場,陳毅(左二)與美方代表等合影
1945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國民黨政府代表張治中、王世杰、邵力子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上簽字。隨后毛澤東接見雙方代表并表示祝賀。
但是,蔣介石卻耍兩面手法,表面贊同而暗中密令國民黨軍多處向中共軍隊進攻,造成了“關(山海關)外大打,關內小打”的嚴重內戰局面,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經過中共的嚴正交涉,1946年1月7日,我黨代表周恩來和國民黨代表張群、美方代表馬歇爾組成的“三人委員會”(或稱“三人小組”),討論了停止內戰和恢復交通等問題。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關于停止國內軍事沖突,恢復交通的命令和聲明》。雙方規定停戰令自1月13日午夜起生效。
為了執行停戰協議和“停戰令”,國共雙方和美方各派一人在北平成立了軍事調處執行部,受“三人小組”領導,下設若干軍調處執行組,分赴各執行地點進行調處。13日,軍調部宣告成立,我黨代表為葉劍英。下轄執行科,我方代表為宋時輪,國民黨代表為周勛武少將,美方代表為白魯德少將。
軍調部先后派出的執行小組達36個,華東地區有濟南小組、徐州小組、德州小組、淮陰小組、泰安小組、棗莊小組、高密小組等。根據華東局和新四軍軍部1月12日下發的《關于停戰令生效后之工作任務的指示》,各級聯絡部門把這作為新形勢下的重大政治斗爭,承辦了“三人小組”談判中的一系列具體工作。
華東主要領導人對談判工作十分重視,親自參加,親自指導。陳毅、葉飛作為山東軍區的正、副代表,3月2日抵達濟南,向前來濟南進行調查的“三人小組”作匯報,并向周恩來單獨匯報了華東我軍的情況。陳毅還在與王耀武會見時做統戰工作。當時濟南報紙吹噓“山東國軍對共軍像風卷殘云、秋風掃落葉一樣”。一天陳毅問王耀武:“這是真的嗎?”王耀武說:“那是吹牛皮的。”陳毅說:“不信可以試試看,究竟誰卷誰!你們的報紙都是王婆罵街的一套。”王耀武說:“你說得很對,我們就是這一套。你們有三大好處:一是共產黨還讀書,經常看到你們很高級的長官在報紙上寫文章,討論問題,國民黨哪里有誰看書呢,有時間都吹牛拍馬去了;二是共產黨與群眾的關系好。”陳毅插話反問:“你們不是說共產黨殺人放火嗎?”王耀武說:“那是宣傳。”接著繼續說:“三是你們的軍隊打仗士氣高,國民黨方面不如你們。”
在“三人小組”的協調下,陳毅和王耀武就山東境內執行停戰協議問題達成了一些具體協定。在徐州,陳毅又面對面地做顧祝同的統戰工作,并對國民黨方面給我談判代表的限制和歧視提出抗議,迫使顧祝同當面道歉。
新四軍兼山東區各級聯絡部門一般均派人隨同首長活動,及時傳達首長的有關指示。對各地執行小組的工作,聯絡部門及時收集、匯總、上報,并印發通報,還及時總結談判經驗教訓,從而對談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新四軍兼山東軍區聯絡部編印的這方面的文件甚多,如:《濟南小組談判工作紀要》《濟南執行小組工作紀要》《徐州執行小組工作紀要》《山東談判協定一覽表》《翻譯工作經驗》等等。在1946年3月21日出版的《聯絡通報第三號》中,刊登了《德州談判及其經驗》,概述了談判的詳細經過,總結了六條具體經驗:①爭取主動是外交工作的主要關鍵;②對文件指示的認識應與保衛我革命利益的立場觀點相一致;③應充分照顧國方、美方的不一致性,以爭取我在談判中的有利形勢;④談判與群眾請愿結合;⑤爭取美方保持中立、公正的態度;⑥對國方應避免暴露我方計劃,善于估計對方企圖,準備好材料,抓住國方民主斗爭經驗差這一弱點,在談判上取得有利的主動地位。軍區聯絡部發出的所有這些通報、文電,對于及時交流各執行小組的情況與經驗,指導談判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使各級領導及時了解了這方面的進展情況。
華東地區有相當一部分聯絡干部參加了軍調部執行小組的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有的同志甚至以身殉職。膠東軍區敵工部副部長辛冠吾,任高密小組副代表。他在談判過程中堅持我黨嚴正立場,揭露了國民黨暫編第12師師長趙保原是膠東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沒有資格當國民黨的談判代表,迫使趙保原退出會場。會后,辛冠吾由高密乘火車返部,途經趙保原部駐地時,被趙派人綁架并殺害。
“停戰令”生效后,華東地區大規模的軍事沖突停止了,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相對和平時期,時間大約半年不到。這期間,聯絡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與任務。1946年3月15日,中共華東局和新四軍軍部發出《關于聯絡工作的指示》,要求對國民黨軍的工作轉入以聯絡感情為主,廣泛地與當地國民黨軍開展交朋友工作,打通隔閡,聯絡感情(如通訊、拜會、參觀、送書報等),并須成為目前進行外交談判與外交活動之有力杠桿。要求在組織上“國軍工作機構應保留(如黨委國軍部)……在目前主要充實聯絡部。總的方針主要由黨委政治機關負責掌握。但經常工作與業務領導應通過聯絡部去執行(如領導交際處工作,準備與訓練外交干部,培養翻譯,整理材料,處理與訓練俘虜等)。為使黨委與部隊在聯絡工作上步驟一致,黨委國軍部長應兼任聯絡部長,這樣可避免力量分散與彼此分野”。
中共華中分局亦作出決定:①各軍區、軍分區、縱隊和團之敵工部門,一律改為國軍工作部(對外稱聯絡部);②根據統一領導分頭進行的原則,各地委設國軍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地方與軍隊之國軍工作;③凡與頑區接近之地委和部隊,均應利用一切關系對國民黨軍隊(主要是雜牌軍、地方軍)開展交朋友工作,建立關系,進行爭取。
華東各軍區和各部隊都加強了對國民黨軍的聯絡工作。渤海區黨委和軍區加強了對聯絡干部的思想教育,強調“停戰協議”簽訂后,外交談判和廣泛的統戰聯絡工作已代替了軍事斗爭,成為我黨我軍與國民黨斗爭的一種新形式,是從政治上打擊、瓦解反動派的一種合法斗爭形式,必須下大工夫搞好這一新的斗爭。軍部聯絡部的工作更加繁忙,除了軍調處執行小組的工作外,又承擔了繁重的外交工作,如國民黨及美方人員到解放區的接待迎送,材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翻譯工作等,還有國民黨軍的聯絡統戰工作。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聯絡部門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在俘虜的處理上,從軍事斗爭為主轉到以聯絡工作為主以后,華東亦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如主動釋放了200余名國民黨將、校級俘官,對連級以下軍佐、一般眷屬,大都在1946年2月15日至20日期間釋放,并在釋放時歡送、贈送路費,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我黨我軍的政治影響。
日本投降后,美軍即以同盟國的名義大量開進中國,將大批國民黨軍運送到華東。1945年10月中旬將國民黨第8軍李彌部、第54軍闕漢騫部,分別由越南、九龍運抵青島。10月10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1.5萬人在青島登陸,同時美軍航空兵三個大隊進駐青島,聲稱要“確保”青島港口和飛機場的“安全”。美軍在青島、煙臺、威海等地有十幾艘大型軍艦,對我進行威嚇,氣焰非常囂張。在這種情況下,華東我軍與美軍人員的接觸與交涉日益增多,對美軍的聯絡工作成為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根據美軍人員大批進入華東、東北的情況,中共中央在1945年12月19日的指示中說:目前我們對美軍的方針是,在尊重我方權益的條件下,歡迎其與我合作,但當美軍行動有損于我之權益時,則必須在反對干涉中國內政的理由下加以拒絕,或經交涉加以制止。在一般外交場合下,應向美軍人員解釋我方在互相尊重的精神下,一貫與美方合作的方針。中央這一指示為華東部隊聯絡部門做好對美軍的工作指明了方針原則。
一貫重視外交工作的陳毅,要求華東部隊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倍重視與國際友人攜起手來,而且要主動地伸出手去,從而使聯絡部門改變了被動應付狀態,積極主動地開展對美軍的工作。濟南、徐州等地執行小組美方代表,都到臨沂與陳毅、黎玉等領導人會晤。駐青島美海軍司令豪威爾少將亦乘飛機抵臨沂訪問,黎玉以山東省政府主席名義贈以土特產綢緞及蘭陵美酒。聯合國救濟總署負責人朗恩斯、聯總管醫藥的負責人美軍少校安布得大夫,曾帶著滿載救濟物資的十幾輛卡車,從青島到達臨沂,受到我方熱情歡迎接待。美國合眾社記者羅爾波等,也曾到臨沂等地參觀訪問。
在短短幾個月內,美國和國民黨方面到臨沂等地參觀的130余名人員,在聯絡部門的精心安排和接待下,反映較好,擴大了我黨我軍的政治影響。
(編輯 韓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