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慧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
近年來,西華大學黨委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通過探索構建現代治理體系,努力把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學校發展優勢。
加強黨的領導 構建現代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高校體制機制”。
西華大學黨委切實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深入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制定了黨委全委會、常委會、校務會、學術委員會、學院黨政聯席會等會議制度,明確決策程序和議事規則。
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黨委常委會集體研究學校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完善民主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教代會、職代會作用,深化黨務公開和校務公開,不斷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扎實開展巡視整改,強化約束機制,層層壓實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制定《西華大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的實施辦法》,緊緊圍繞學校干部選任、基建項目、物資采購、科研立項等重要事項、重要部門和關鍵環節,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圍繞立德樹人目標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學校黨委始終圍繞立德樹人,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西華大學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制定《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按照分級管理、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體系。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落實師德一票否決制。強化教學紀律約束,確保“課堂講授有紀律,公開言論守規矩”。近幾年學校師風建設成效顯著,沒有一名教師違反教學紀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學校主動作為,于2012年作為易班全國推廣的第一所試點高校啟動易班建設,積極打造學生網絡互動社區,探索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截至目前,學校易班實名注冊用戶80790名,在全國282所易班共建高校中排名第一。作為易班示范基地和易班全國共建工作示范單位,獲得全國高校“網絡文明進校園”主題教育一等獎和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是高校黨的建設的一項基本任務。學校黨委扎實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在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
健全完善基層組織體系。設立學生黨總支,構建起四級黨組織架構,增強了學生黨建工作合力;優化黨支部設置,全校黨支部數從171個拆分為301個,解決了支部黨員多、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機關、業務部門黨支部書記全部由副處級以上干部擔任,176個學生黨支部書記實現了公推直選。
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為重要抓手,大力推行黨員干部聯系黨支部、聯系班級、聯系師生、結對幫扶等做法,促進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了解師生所需所想;深入開展“五創五帶頭”共產黨員示范行動,全校先后創建共產黨員示范崗312個,示范團隊49個,示范單位15個,為服務師生創造條件、提供動力,相關做法在全省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
創新方式方法,增強黨組織生活的活力。推行“儀式型、理論型、開放型、實踐型”組織生活,通過“重溫入黨志愿、入黨誓詞”等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黨性意識;依托專家講座、輔導報告、干部講黨課等提升學習理論深度,利用校史館、紅色教育基地、微博、微信等搭建開放式學習平臺。
實施人才強校和開放辦學戰略
推進“雙一流”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西華大學黨委將人才強校作為第一戰略,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出臺一系列文件破除人才引進的制度障礙,采取“全職+柔性引進制”和“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團隊。近兩年先后引進和培養省“千人計劃”13人,為推進“雙一流”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大力實施開放辦學戰略,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先后與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外幾十所高校和教育機構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有效拓展學校辦學空間;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與瀘州、宜賓、巴中等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力推進西華大學宜賓研究院、西華大學巴中校區、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聚焦國家“健康中國”的優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健康管理工作,推進“中博四川智庫”落地西華,依托智庫智力優勢促進學校加快發展。(作者系西華大學黨委書記) (責編:周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