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我國兒童的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將過敏性疾病列為21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最新統計顯示,過敏性疾病已成為世界第六大疾病,波及了世界人口的22%。預計20年后,全球半數人口將患上過敏性疾病,而在中國,未來十年過敏發病率仍將不斷上升,且過敏危害最大的是嬰幼兒群體:中國兒童哮喘患病率較10年前上升65%,2015年嬰幼兒過敏發生率逾41%。
“一旦兒童有過敏癥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過敏源檢測。”首都兒科研究所呼吸科主任醫師趙京說。然而,臨床上還有一種情況是,盡管過敏原檢測為陰性,但食用某些食物時,也會發生過敏反應。“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是假過敏反應。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許多食物,如海鮮、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筍、菠菜、蘋果、李子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劑,如酵母、水楊酸、檸檬酸等均可以直接促進機體肥大細胞脫顆粒,產生與過敏反應非常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癥狀。但是這種反應并不是真正的過敏反應,所以做過敏原檢測時查不到過敏原。”趙京說,“這種假過敏反應的重復性不高,并不是每次吃都會發生反應。這就是其與過敏反應最大的區別。因為過敏反應是,機體一旦致敏,以后哪怕遇到非常微量的過敏原也可能發生反應。”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