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曉琴/文
逗趣博士問答
哪些動物最耐饑
代曉琴/文

烏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特別強,主要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
烏龜食性廣,且不好動。當外界環境惡化,特別是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它就進入休眠狀態,幾個月不進食都不成問題。有一種沼澤龜可以5年不進食。烏龜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行為減少了能量的消耗。
蜘蛛多以昆蟲為食,部分蜘蛛也會以小型動物為食。因為蜘蛛靠織網捕食,所以是“守株待兔”的代表性動物。如果“兔子”不上門,它們就會挨餓。長此以往,它們體內就形成了“耐饑因子”。
即便一日不餐,蜘蛛也無所謂。大多數蜘蛛抗饑餓的時間在1個月甚至更長,而這并不只是出現在食物匱乏的冬季。據考證,一只生長良好的捕鳥蛛,能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1年。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主要生活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區域。常在冰天雪地悠閑地散步,憨態可掬,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的浮冰逐漸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為了適應環境,北極熊學會了未雨綢繆。
天氣轉暖的時候,北極熊努力吃東西,儲備脂肪,一旦食物匱乏,它就用這些脂肪抵擋一陣子??恐@種有備無患的飲食方式,它餓上幾個月都不是問題。動物學家發現,北極熊在餓肚子的時候也能生孩子。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全身布滿鱗片。蛇主要以鼠類為食,喜歡棲居在蔭蔽潮濕、人跡罕至、樹木繁茂的地方。當遇到充足的食物,蛇會大吃特吃,然后慢慢消化。蛇消化食物很慢,每飽餐一頓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
在復雜的生存環境中,蛇常常面臨食物匱乏的情況。這時,它會大幅度降低新陳代謝速率,使身體保持一種“耐饑模式”。有些種類的蛇兩年不進食也不會死亡。有趣的是,蛇的這種“耐饑模式”一點兒也不影響它的警戒性。

還有一些動物,比如鯊魚、企鵝、鯨等也是耐饑餓能手。
大白鯊飽餐之后,1個月內可以不再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