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利
一、數學閱讀不容忽視
有這樣一道題:一塊靠墻的長方形菜地,長是6米,寬比長短30分米。要給這塊菜地圍上籬笆,至少要多少米的籬笆?這道題的錯誤率特高。仔細問問孩子才知道:有些孩子沒注意單位,還有的孩子忘記了是靠墻,還有的孩子不能正確理解句中的“至少”。還有一道判斷題,題目是:判斷下面各題(正確的打“T”,錯誤的打“F”)。許多學生不明白題意,還是按照以前遇到過的對的打“√”,錯的打“×”做題,導致該題失分。究其原因是他們在做題之前根本就沒有閱讀過題目要求,也就根本談不上按要求正確完成習題了……對于作業中孩子們的錯誤,有時我們小結為孩子的粗心大意。其實不然,這些實際上就是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容忽視。
二、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
1.激趣設疑,使學生樂讀
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好奇心重,善于模仿,喜歡玩,具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求知欲,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個性特點,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容,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變枯燥為有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巧妙設疑,讓學生帶著興趣、好奇、疑問等去閱讀教材。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通過創設唐僧和孫悟空分桃子這樣有趣的情境引出分數這個新概念,接著提問分數表示什么意義?怎樣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分數?最后讓同學們閱讀課本理解分數的概念。如此根據教材創設閱讀情境,必然會激起學生閱讀教材的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學生自己去閱讀,去找定義,比老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的教學效果要好很多。又如,認數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收集資料,引導學生閱讀“羅馬數字中為什么沒有0”的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興趣去閱讀教材,尋求問題的答案,教學效果非常好。
2.授人以漁,使學生會讀
由于數學學習內容的精練性、數學語言的抽象性,很多學生不會把閱讀數學文本當作一件輕松快樂的事,閱讀時常?!白唏R觀花”或“囫圇吞棗”。所以,教師要加強指導學生掌握數學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從愿讀到會讀。在數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邊讀邊“動”,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寫一寫。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閱讀教學的重點也不一樣。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首先要教給學生看數學課本的初步方法:看書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看,跟著教師有順序地看課本上的插圖,要數清圖中各種物體的個數,再用簡單的語言進行圖解;中高年級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提出問題,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語,會對同一個概念進行不同的表述等。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提高學生數學閱讀的技巧。數學閱讀不能只是用眼瀏覽,而應是眼、口、手、腦等器官充分協同參與。
(1)閱讀要動手
一是動筆圈畫。教會學生運用各種符號表示來不同的意義,以強化閱讀重點與關鍵,做到自我閱讀理解、掌握心中有數,如:在進行“文字題”“應用題”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邊讀題邊圈一圈題中出現了哪些信息。
二是動手操作。指導學生邊看內容,邊動手實踐,通過親身剪、拼、折、量、擺、畫、觀察、比較、體驗,感悟新知,深入理解,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學生通過對提供的素材折一折、畫一畫,親身體驗,直觀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三是動筆演練。讀中演,嘗試演算驗證推理;讀后練,形成技能技巧;練后再讀,反思失誤,總結經驗,回顧內化,變“厚”為“薄”。
(2)閱讀要動腦
思考是對輸入大腦的閱讀文字信息的識別與加工。閱讀中必有思考,要指導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閱讀思考題,聯系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邊讀邊思考,尤其對重點難點內容要字斟句酌,咀嚼體味數學語言的內涵,探究領悟知識的來龍去脈,理解例題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見解。
3.延伸閱讀,使學生愛讀
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要在課后進行閱讀延伸。在教材中,在某些新知識點后面有“你知道嗎?”“數學萬花筒”的閱讀材料,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并且結合新學的知識利用好這些材料。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負數”一課時,我把負數的歷史也作為一個環節安排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我國在幾千年前就發明并使用了負數,并且比西方國家早了幾百年,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感受數學的魅力,提高數學閱讀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引領學生多閱讀一些數學課外讀物,多瀏覽一些數學教學網站,如,《小學生數學報》《中外數學家的故事》《趣味數學》等,鼓勵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數學課外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使學生愛讀。
總之,從數學能力結構的角度來看,數學閱讀能力是一種最基本的數學活動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應當是一種意識,一種旨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自學能力和習慣的意識,而不是一種形式,使其養成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進而促進其終身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張學桃.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4(1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