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參與研制的衛星發射升空
2016年11月10日早上7點42分,由中學生參與研制的科普衛星——“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這顆小衛星是一顆試驗衛星。它長10厘米、寬10厘米、高20厘米,重1.87千克,主體為黑色,可以進行無線電信標發射及語音信號傳遞,但不能進行圖像傳輸。小衛星進入太空后,全世界的無線電愛好者都可以搜尋其信號并接收語音信息。這顆衛星在軌運行、工作時間大約為10天。
“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衛星屬于豐臺區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實施的“青少年小衛星計劃”項目。2012年,該項目首顆初樣星由北京十二中錢學森航天實驗班學生研制成功,并完成制作。從那時到現在,參與制作衛星的中學生共有16名,他們來自北京十二中、北京十八中、航天中學、北京八中和北京二十五中。在航天專家的幫助下,他們完成了衛星結構、星箭分離、衛星電源技術、星地無線電通訊、衛星發射場的雷電探究與防治、衛星軌道的分析和計算、太空環境對食用菌的影響等多個專題的系統學習,并參與了衛星研制、星箭匹配、衛星測試。
此次中學生參與研制的小衛星的成功發射,在我國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中學生參與衛星設計、研制過程,也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科技探究能力。
按照計劃,“青少年小衛星計劃”將升級換代。預計2016年下半年,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研制的下一顆小衛星也將發射。這顆小衛星是一顆準專業級的衛星,功能更加強大,不但可以傳輸語音,還可以進行圖像傳輸,在軌工作時間可以達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