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紅
近年來,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甲狀腺癌,一躍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實體腫瘤,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不少患者為此產生恐慌心理。據報道,目前我國有超過2億名甲狀腺疾病患者,其中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高達18.16%。
輻射是明確致病因素
甲狀腺,這個把人們擾得心神不寧的器官長在哪里,它有什么用處?
甲狀腺是位于喉結稍下方、氣管兩旁的一個蝴蝶狀的腺體,它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主要功能是制造甲狀腺激素。人體的生長發育、營養代謝及能量代謝,都有賴于甲狀腺激素,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激素之一。
目前,甲狀腺結節產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和碘的攝入、環境污染及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關。所以在飲食方面要注意蛋白質、脂肪、糖和維生素的合理搭配,也要注意碘的適當攝入,同時避免熬夜和工作壓力過大。
另外,射線輻射、天然放射源等是目前甲狀腺癌僅有的已明確的致病因素。而健康體檢的普及和甲狀腺彩超的廣泛應用,是造成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發病率明顯上升的另一個原因——先進的彩超檢查能發現3毫米以上的結節。
5%~15%的甲狀腺結節是惡性腫瘤
那么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有多大關系?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癥。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發結節比單發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發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在體檢查出的甲狀腺結節中,只有5%~15%為甲狀腺癌。部分甲狀腺結節患者并無特殊癥狀,所以甲狀腺結節的檢出一般是通過醫生的觸診或超聲檢查。
發現甲狀腺結節的患者,均應到正規醫院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和甲狀腺及頸部彩超檢查。甲狀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反映了甲狀腺功能的情況;而甲狀腺及頸部彩超檢查可以看出甲狀腺內有無結節,以及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形態變化等情況。
復查選擇項目有講究
現在的頸部超聲檢查技術非常先進,可以評估包括腺體大小、結節大小、位置、超聲特征以及頸部是否存在可疑淋巴結在內的所有指標。
如果彩超檢查提示甲狀腺結節直徑小于1厘米,形態規則,邊界清晰,沒有細小的鈣化,甲狀腺功能也正常,患者定期隨訪觀察,一般半年復查1次甲狀腺功能和頸部超聲即可。對于超聲檢查提示甲狀腺結節有低回聲,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楚,內部有多發鈣化,血流豐富,生長迅速,患者就要提高警惕,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如果彩超不能初步確定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患者應該進一步行細針穿刺活檢檢查。簡單的講,就是用一支細針在甲狀腺上取非常少的細胞在顯微鏡下檢查。穿刺活檢基本上可以確診,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針扎到良性組織上,惡性組織成了漏網之魚。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都要行細針穿刺檢查,我們應聽從醫生的建議。
這些情況需要考慮手術
甲狀腺結節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就診,聽從專業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一般而言,甲狀腺結節出現下述情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1.有明顯的局部壓迫癥狀。
2.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內科治療無效者。
3.甲狀腺結節位于胸骨后或縱隔內。
4.男性或者小兒甲狀腺結節。研究表明,在男性和小兒的結節患者中惡性可能性更大。
5.甲狀腺結節形狀不規整、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
6.甲狀腺結節生長迅速。
7.伴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
8.伴持續性聲音嘶啞、發音困難,并可排除聲帶病變(炎癥、息肉等)。
9.童年期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或放射性塵埃接觸史。
10.伴有質硬的頸部淋巴結腫大,抗感染治療后淋巴結不縮小者。
11.長期腹瀉而無膿血便,常伴面部潮紅等癥狀。
當然,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甲狀腺結節患者還要結合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的結果來明確是否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