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裔發
摘 要:數學日記是一種集知識、趣味、生活、實踐于一體的新形式。堅持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拓展,做到學以致用,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因此,讓學生將學習的情感、體驗的感受等,通過寫數學小日記的形式宣泄出來、記錄下來,讓數學日記成為學生敞開心扉的場所,對教學的開展是積極有效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日記教學
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通過學生的數學日記,不但可以為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了解、交流,真正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架起一座固定的橋梁,而且還可以從學生寫的數學日記中了解到學生理解問題的方式,看到學生的解題思路、推理過程、數學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還存在的問題。這對教師及時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也有積極的作用。
1.什么是數學日記。所謂數學日記就是用數學的眼光,從數學的角度,把每天看到的所遇到的事情以及看法和感覺記錄下來。數學日記伴隨著課程改革應運而生,是以學生為本的知識反饋與鞏固的有效手段,關注了孩子們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孩子們撰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生活化數學與數學生活化的“課程標準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落實,是一種新的學習數學的有效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或自己的語言表達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機會。數學日記的關鍵:通過學習、實踐,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要學生學會體現一種數學發現、數學思考、數學方法。在教育由研究教師的“教”轉向研究學生的“學”的今天,數學日記是學生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是現實的、是有用的,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用“數學眼光”看生活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的眼睛里,就在我們的生活里,進而調動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積極性,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讓數學日記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她獨有的魅力,時刻培養學生數學的眼睛,閃耀學生智慧的光芒。
2.數學日記應該寫什么。老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梳理知識形成過程的思考脈絡,也就是重視學生的反思能力培養,包括對課堂知識學習的回憶、歸納、總結、提高、反思、創新。然后叫學生當天寫下這一共同發現的過程。它可以是與老師的“對話”,可以是對學習過程的“反思”,可以是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拓展”,也可以是我們在數學學習中的“新發現”、“新方法”等。比如“今天我學到了用算式來求經過時間的方法。如“學校圖書室每天上午借書的時間是8:00—11:30,上午借書的時間是幾小時幾分?可以這樣列式:11:30—8:00=3:30(也就是經過了3小時30分);農業銀行營業時間是上午8:30——下午5:00,要求一天的營業時間。就可以先把下午時間改成24時記數法,當分不夠減時,就向時借,但借來的1要作60來減,(因為時和分的進率是60)。可以這樣列式:17:00—8:30=8:30(也就是經過了8小時30分);小明昨天晚上8:00睡覺,今天早上7:00起床。小明昨晚睡了幾小時?你會算嗎?可以這樣列式:晚上8:00可以用24:00表示,24:00—20:00=4小時,昨晚的0:00—早上7:00睡了7小時,7+4=11(小時)。
3.數學日記的格式把握。一般來說,大多數學生會發現這種形式的寫作十分困難。所以剛開始寫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寫一寫他們是如何解決某一個問題或記錄某一天的問題解決的活動。比如,可以要求學生假裝給一個朋友寫信,談談自己所在的數學課堂上的活動;或者假想一個比自己年級低的同學,想辦法用比較簡單易懂的語言向他解釋如何去解決某一個問題等等。另外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數學日記的規格,規定一些他們寫的內容。如:日期,姓名,今日數學課的課題,所學的重要數學知識,你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你不明白或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所學的內容能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請舉例說明,你對問題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等等。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于低年級和剛寫數學日記的學生。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在解題中常常會出現各種巧妙的直覺思維,往往是教師也難以預料的;在學完一單元后,在自我數學認知建構中,了解自我數學認知結構,尤其是了解自我數學認知結構的薄弱點,并進行自我計劃在解題的思維互逆過程中,對自我思維進行再思維;例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規則物體體積計算后,在頭腦中就有疑問“不規則物體體積怎樣計算呢?”學生將在數學課堂及其他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產生的疑惑,通過日記的途徑向老師提出,以尋求教師或同伴的幫助。
4.感悟寫好數學日記的收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的“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運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是最合適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學新課時我們常常會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激發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深化數學知識。再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歷程中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通過數學日記寫下來,從而擴大學生視野,讓數學日記成為蘊育知識的搖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日記不但可以有歡喜、困惑、笑聲、憂愁、無語的宣泄、更是自己開心扉的場所。不但可以培養自己認真總結、勤于動腦、堅持動筆的好習慣,還可以磨練自己做事持之以恒的好品質。
綜上所述,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意念和力量。而數學日記是兒童體驗成功的樂園,它可以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使每位學生體驗到歡樂、體驗到成功。
參考文獻:
[1]方云凱;數學日記:生成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05年32期
[2]周國春;用“數學日記”培養數學素養[J];教學與管理;2004年18期
[3]張婷;“數學日記”讓學生愛上數學[J];山東教育;2008年16期
[4]沈慧;學校數學向生活數學的回歸——小學低年級數學日記初探[J];內蒙古教育;200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