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摘要 研究林芝地區松茸在不同條件下的保鮮效果。結果表明:在高原地區采取低溫貯藏保鮮方法,貯藏溫度控制在2~3 ℃,松茸保鮮效果最好。采取高濕貯藏保鮮方法,相對濕度控制在80%~90%范圍內,抑制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保鮮效果最好。在溫度2~3 ℃、相對濕度80%~90%條件下,松茸可保存4 d以上,銷售時間延長。
關鍵詞 松茸;溫度;濕度;影響;西藏林芝
中圖分類號 S64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068-02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S.ItoetImai]Sing)是世界上著名的珍稀美味食用菌之一,素有“蘑菇之王”的美譽[1]。西藏地區的松茸主要分布在林芝東南部的波密、林芝、米林、墨脫、察隅、昌都、聶拉木、亞東、錯拉等地林區[2]。松茸的經濟價值及藥用價值較高,價格昂貴,在收購市場上鮮品200~300元/kg,高者可達1 500~2 000元/kg,甚至2 000元/kg以上,國際市場的價格更高[3]。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態環境,西藏的松茸為最潔凈的食物之一,無任何污染,所以備受消費者青睞。林芝松茸的出菇期較短,一般為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中旬。其中,7—8月為松茸出菇高峰期,此時松茸的產量和質量較好。而夏天溫度較高,采摘后的松茸容易出現萎蔫失水,甚至腐爛的情況,探討合理的保存方式有利于延長松茸的保鮮期。目前,林芝松茸基本采用的是冷庫低溫保存形式,大型出口企業均建有保存冷庫,溫度控制在0~5 ℃。由于松茸的采摘都是由當地群眾自行采挖,大小、品質具有較大的差異,松茸銷售企業在松茸采集期從農牧民處收購松茸,收購的松茸在低溫冷庫進行分級,分別包裝,其中,高等級的松茸進行出口,普通松茸根據國內市場需求銷往廣州、北京、上海等城市。長途運輸對松茸的損害較大,目前采用的包裝方式為泡沫盒對松茸進行包裝,每盒1~2 kg。現對不同溫度及不同濕度條件下松茸的保鮮情況進行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在西藏林芝地區采集新鮮松茸樣品,選取光滑菌蓋且不開傘,菌柄無脫落,菌體完整無破損、無畸形、無病蟲害、大小一致的松茸個體作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1.2.1 溫度試驗。設置培養箱的溫度分別為0、0.5、1.0、1.5、2.0、2.5、3.0、3.5、4.0、4.5、5.0 ℃,每個溫度處理松茸5枚,每天對樣品的失重率進行測定,同時,對樣品進行感官判定,試驗在2014年7—9月進行,每月1次,取3次結果的平均值。
1.2.2 濕度試驗。在獲得適宜的貯存溫度結論后,對松茸進行相對濕度試驗。將品質相對一致的松茸作為供試材料,在不同的相對濕度條件下培養,濕度設置為6個梯度,分別為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每個濕度處理松茸5枚,每天對樣品的失重率進行測定,同時,對樣品進行感官判定,試驗在2015年7—9月進行,每月1次,取 3次結果的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保存溫度對松茸的影響
目前,松茸企業普遍采取的0~5 ℃冷庫保存溫度,試驗對其進行了細化,以0.5 ℃為梯度進行試驗。失重率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4]。
失重率(%)=■×100
式中:M1為貯存前松茸質量(g);M2為貯存后松茸質量(g)。
新鮮松茸含水量較高,子實體組織軟嫩,表面沒有保護,由于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散失較快,子實體會出現萎蔫、失重和褐變的現象,影響松茸的外觀品質和食用價值。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貯藏溫度的升高,松茸失重率升高,出現失水萎蔫的情況,低溫能降低松茸的失重率。溫度為3.5 ℃時,失水率上升較快,而溫度過低松茸容易受到凍害的影響,0~1 ℃時部分松茸菌褶和菌柄部分被凍住,解凍后松茸變得松軟,組織內出現變頜、干縮、變黑等現象,口感有所下降。在0~3 ℃條件下,松茸可以保存4 d,失重率最高為3.2%。隨著溫度降低,會相應地增加貯存成本,同時,松茸容易出現凍害,降低其口感。因此,確定2~3 ℃為松茸貯存的溫度,在此溫度下松茸貯藏4 d仍具有良好的新鮮度,口感爽滑,味道鮮美。
2.2 不同保存濕度對松茸的影響
蒸騰作用是松茸水分散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對濕度越大,蒸騰作用被抑制,水分散失減少。目前,林芝松茸加工企業并未對松茸貯藏過程中的濕度進行控制,完全依靠空氣濕度進行保存,濕度隨著降雨情況波動。對貯藏過程中相對濕度進行控制,可以適當延長松茸的保鮮期。
從圖2可以看出,松茸的失重率隨著相對濕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趨勢,相對濕度越低,蒸騰作用越強,失重率越高。抑制蒸騰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維持較高的相對濕度,但相對濕度過高,容易引起水分凝結,同時也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容易引起松茸腐爛變質,失去商品價值和食用價值。
在相對濕度相同的條件下,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松茸的感觀、口感呈緩慢下降的趨勢,相對濕度在40%~70%的條件下,松茸感觀質量質量下降相對明顯,貯藏2 d時松茸發生菌蓋開傘、失水干縮、褐變及略有異味現象,幾乎失去了商品價值;隨著相對濕度的提高,松茸的失重率下降緩慢,感觀變化不大。貯藏3~4 d仍具有一定的商品價值,保鮮效果較好,其中相對濕度在80%~90%條件下,松茸保鮮貯
藏效果最好,降低失重率,抑制呼吸作用,適宜進行保鮮貯藏。因此,確定相對濕度80%~90%為松茸貯存的最佳濕度條件。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采取低溫貯藏保鮮方法,貯藏溫度控制在2~3 ℃,松茸保鮮效果最好。采取高濕貯藏保鮮方法,相對濕度控制在80%~90%范圍內,抑制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保鮮效果最好。在溫度2~3 ℃、相對濕度80%~90%條件下,松茸可保存4 d以上,提高松茸的銷售時間。
據文獻資料報道,溫度和濕度對松茸的貯存影響較大,低溫高濕的環境有利于松茸的保存,溫度2~3 ℃、相對濕度85%~90%的條件下保鮮期可延長到10 d 左右[4]。但針對西藏林芝所產松茸具體的保存溫濕度沒有報道,青藏高原具有高寒缺氧和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氣候條件,本試驗在海拔3 700 m的拉薩進行,研究發現松茸最佳保存時間為4 d,與平原地區保存時間有所不同[5-7]。
4 參考文獻
[1] 弓明欽.松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2] 甘壽文.西藏松茸產業的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28(1):56-58.
[3] 弓明欽,陳羽,王鳳珍,等.云南保山地區松茸主要病蟲害調查[J].食用菌學報,2002,9(2):41-45.
[4] 王悅,薛偉.不同溫度和濕度對松茸保鮮效果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2012,8(33):366-368.
[5] 鄭煥春,郭勁鵬.不同保鮮條件對姬松茸品質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2006(4):170-172.
[6] 王則金,林啟訓,張云,等.姬松茸保鮮影響因素分析及參數優化[J].中國農學通報,2004(2):40-44.
[7] 錢國書,張秋秋.松茸菌的保鮮及罐頭生產[J].食品科技,199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