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琪+邱思奇
導語:一首歌,一條路,一座城。
或許你沒去過臺灣,但關于忠孝東路的歌曲,你一定聽過。在一大堆跟這條大街有關的歌曲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或許就是十幾二十年前動力火車的那首《忠孝東路走九遍》了。讓我對這個充滿情懷的地方無比向往。以至于來到臺北之后,第一時間就想去這里壓馬路。
這里充滿了繁華與熱鬧的元素,是臺北極有人氣的一條街道,商店、吃食店林立,很多情侶會選擇到這里來逛街。當臺灣的同伴告訴我這條路就是忠孝東路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一條名不見經傳的路就是動力火車口中的忠孝東路。據說忠孝東路是整個臺北市最貴的地段,可是這個一點兒都看不出來,忠孝東路給人的感覺是很樸素的,兩邊的房子也都不高,一點兒不想上海的南京路那樣大氣,也不想背景的王府井那樣奢華,兩邊的商店也都緊致而干凈,令人印象深刻。

臺北最繁華的忠孝東路。
忠孝東路,在東區興起后,成為購物者的天堂樂園,不論是矗立在忠孝東路上的眾家百貨公司,或是隱匿在巷弄中的琳瑯滿目的獨特商店,都訴說著東區為臺北這城市的消費重鎮。忠孝東路,有一種特別的氣氛,讓每個人在絡繹不絕的人潮中,行走地仍優雅,穿著得流行適切,而這必定是逛街這件事所帶來的歡樂感受。
西元1967年臺北改制為直轄市后,為配合市政的大幅建設,市政府修筑了忠孝東路二、三、四段(至基隆路),連續穿越四個行政區(中正區、大安區、信義區及南港區),也因此帶動了臺北東區的發展,也在忠孝東路上產生了許多帶狀商業區。
相對于臺北西區的西門町,忠孝東路也曾被稱為“東門町”。1986年,忠孝東路的發展進入巔峰期。但由于忠孝東路發展過快,房價隨之快速飛漲,因此無住屋團結組織于1989年在忠孝東路上發動夜宿活動。
忠孝東路一段的部份,原為中正路的一部份,于1970年7月1日起,臺北市政府將臨沂街口附近以西之部分,連結原忠孝路一段、二段,并改名為忠孝東路和忠孝西路;而原中正路在臨沂街口以東部分則改名為八德路,忠孝東路的二段以后區域,也在此與忠孝東路一段相接。
忠孝東路是臺北市最貴的地段,兩邊的大樓都不高,大多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謂的“親嘴樓”。總長10公里的忠孝東路,別說九遍,恐怕要完整的走上一遍,腿就要走斷啦。
要游玩忠孝東路,最好的方法就是搭捷運。從臺北車站搭上捷運,沿著忠孝東路一共有10站捷運車站,每一站的出口都是忠孝東路的繁華商圈。如果喜歡買最新潮的3C產品的游客,可以直接在忠孝新生站下車,車站周邊就是被稱為臺灣秋葉原的光華商場,最新最便宜的平板計算機、智能型手機,在這里一應俱全。
東區個性化小店,都集中在沿著忠孝東路兩側的巷弄之中。西起復興南路,東至光復南路,之間的忠孝東路,就是繁華的東區。兩側的巷弄,就是個性化小店群聚之地。忠孝東路和延吉街口,還有2011年全新出發的明曜百貨,一樓是知名的日本平價服飾UNIQLO。
漫步忠孝東路,千萬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大馬路上的大型商店,不妨轉個彎,繞進忠孝東路四段的小巷子。忠孝東路四段,數十年來一直是臺灣最時髦的地方。深入這些小巷中,才發現這里并不寂寞,往來穿行的都是衣著打扮時尚的年輕人。原創的商品,個性的主題書店,溫馨的咖啡糖果屋,以及各國的風味美食,總會有一樣吸引你的目光。
巷子里充滿著藝文氣息,更有許多年輕人開的個性小店鋪,如明曜百貨后面的巷子,有一家咖啡館,鬧中取靜,吸引了許多藝文界人士青睞。每天午后,導演侯孝賢就是愛坐在窗邊的座位,靜靜地觀察窗外的人潮,一會沉思下一部電影的創意。
甜品店的招牌就是各種杯子蛋糕,每天下午兩點出爐,到黃昏時候就會售賣一空。點一份甜品,坐在靠窗的沙發上,看小巷中往來的男男女女,慢慢的融入忠孝東路的曼妙氣氛之中。
屬于忠孝東路自己的特色是“百貨公司”,臺北一半以上百貨公司都在忠孝東路上,整條忠孝東路仿佛是以百貨公司為地標架構而成,而百貨公司同時也代表了其提供商品的類加別與多樣化,吸引了不同的購物者作為消費目標;然就其分布類型,到東區購物的人潮,絕大多數仍以購衣為主,這些知名服飾品牌除了在百貨公司中設立專柜,亦有許多開設了旗艦店或獨立店面,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
在市立美術館周邊,各種小店,小餐廳林立,以及光點電影院這樣的“文藝地標”,隨便走走逛逛,會有驚喜。
晚上逛累了,一定要去師大夜市!原因是那里非常的學生氣,有許多創意美食,都很平價。位于街中間的幾家鹵味可是好吃到停不了嘴!附近的永康街什么的也可逛逛,芒果冰大概不會讓你失望。
在忠孝東路的最后一站是位于敦化南路和忠孝東路交叉路口的誠品書店敦南旗艦店,這里已然成為旅行者必須要去膜拜的地方。看看這里的圖書排行榜,會讓你以最快速度對這個城市的文化和動態有所了解。店里人很多卻不嘈雜,許多人就坐在過道上,靜靜的閱讀。店里沒有書香,卻充滿了書韻。書店分上下六層,除了書之外,也有音像制品、文具和餐廳,在里面泡上一整天都沒有問題。
雖然“忠孝東路走九遍”是一種比較夸張的說法,但這里確實是一個讓人百逛不厭的地方。這也許就是臺灣,雖然并不廣袤,但卻孕育著無限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