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
摘 要:目的:歸納分析醫療機構手術室護士崗位管理的實踐情況,探索完善手術室護士崗位管理的方法與對策;方法: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分層設置,并以此為對比分析基礎開展不同的手術室護士崗位培訓計劃,在具體崗位設置配置、手術室護士的崗位培訓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與實踐探索;結果:在對手術室護士崗位采取專業的培訓與嚴格管理后,手術室沒有出現因護理引發的重大醫療事故,研究對象所負責的患者滿意度達95%,而對于手術室護士崗位的配合性評價中,醫生的滿意度達98.2%,并且就手術室護士崗位個人的自我滿意度為94.8%;在此情況下,手術室護士崗位的離職率有所下降,離職人數降到1.0%以下。結論:手術室護士崗位護士本身的專業素質與心理素質要求高,存在較大的壓力,由此在對手術室護士崗位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強對該類崗位的管理培訓,并且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與引導,以期強化其專業素質與服務能力,最終提升醫院的護理服務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手術室 護士崗位 管理實踐 管理探索
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對醫療水平及服務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護理人員在醫療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本科院校也逐步開始開設護理專業,進一步提升護理專業的專業性與服務水平。近年來,國家對護理專業的發展也日趨重視,尤其是為了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準,特別出臺了相關文件進行規范,譬如2011年國家衛生部為促進護理事業在“十二五”時期健康發展,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結合當前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現狀,制定了《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這是我國第一次全面的對護理崗位進行規范。
筆者在焦作人民醫院實習時正好處于該規劃的中后期,因此以此為標準,對焦作人民醫院的護士管理、培訓及崗位設置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研究,其中就包括手術室護理。眾所周知,手術室作為醫院的重點科室之一,其具備護理任務重、護理難度大、護理頻率雜亂等特征,這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當前,焦作人民醫院手術室按照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的具體要求,并與手術室軟硬件設施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護士群體中逐步建立了分層管理的制度,并在實際的醫療工作中對該管理制度進行逐步完善,有效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手術配合質量和手術室的綜合管理水平。
一、研究的臨床資料
(一)研究的一般資料與方法
在對研究對象進行實證分析前,文章首先對研究的一般資料與方法進行簡要分析與闡述。
1、對手術室護士進行分層設置
以衛生部制定的護士層級標準為基礎,并參照N1-N4分級原則,依照焦作人民醫院手術室護理崗位的實際情況與其科室管理的基本特點,同時結合護士的學習及成長歷程,將各層級標準予以詳細分化,共將其分為17級,其中N1-1~N1-6級為成長期護士;N2-1~N2-5為熟練期護士;N3-1~N3-2為專業精通型護士;N4-1~N4-4為護理專家。
2、對護士進行以層級為依據的多樣化培訓
根據衛生部的要求,結合醫院的相關規定,醫院手術室對不同層級的護士制定了相應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形式多樣且具有一定針對性,其目的是為了確保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過硬,尤其是要強化各護士主要護理方向與工作的熟悉度,最終達到醫療護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護理人員分層管理的實踐
經過近年來的改革與發展,焦作人民醫院已初步建立起了專科化護理管理模式,并設立個專科護理的負責人,即是通過雙向選擇,在每個專科設置一個以上的專科護士崗位,并且由專業精通型護士或護理專家擔任專科負責人,最低職稱設置為主管護師或者是副高級護師,由其負責管理專科的全部工作,而其余護士可為熟練期護士或者是專業精通型護士,和專科負責人一同開展臨床及專科管理工作,將指導剛入科室的年輕護士在臺上配合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協助專科負責人制定培訓計劃并實施。
此外,醫院對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中也要進行分層管理,依照手術日對護士進行排班,班次通常分為白班、小夜班以及大夜班。由護士長依照護士層級,在手術的前一天安排并通知護士其所要承擔的手術,在小夜班之前,護士長要對各個手術間的情況做以了解,并依照層級安排好接班或接急診手術的工作,同時將下一步的交班安排告知主班護士。
4、護理分層管理的數據收集
在開展手術室護士崗位管理工作之后,對患者滿意度、醫生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護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并統計護士每年的離崗情況。
(二)研究的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進行統計學方面的分析,所有組間數據應用了x?檢驗,相關數據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研究的實踐結果
在對手術室護士崗位采取專業的培訓與嚴格管理后,手術室沒有出現因護理引發的重大醫療事故,研究對象所負責的患者滿意度達95%,而對于手術室護士崗位的配合性評價中,醫生的滿意度達98.2%,并且就手術室護士崗位個人的自我滿意度為94.8%;在此情況下,手術室護士崗位的離職率有所下降,離職人數降到1.0%以下。
三、手術室護士崗位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為提高護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實施科學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使各層級護士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焦作人民醫院根據醫院的實際工作情況制訂了《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指導意見》,對護理人員的學歷水平、工作能力及年限、業務職稱等做以綜合評估后,分成17個等級,實施層級管理,盡可能為護士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做到人盡其才、崗盡其用,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最終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該經驗值得借鑒與推廣,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優化醫院手術室護士崗位設置
如前所述,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對醫療水平及服務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護理人員在醫療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醫院應該重視護理崗位的設置,尤其是醫院的手術室護士崗位,更是護理崗位的重中之重。焦作人民醫院的護理管理人員首先對手術室的護理崗位進行合理設置,并進行了相應的管理,如設置各類換班的負責人制度,提升護理崗位的實效性與可靠性,從而提升了醫院手術室的護理水平,最終為手術室護士崗位效果的充分發揮提供了基礎與前提。
(二)注重對手術室護士崗位進行分級培訓與管理
眾所周知,要形成一支專業素質較高、道德素質過硬、心理素質較強的綜合性、專業化的護理人才隊伍,護士崗位的管理與培訓必不可少,焦作人民醫院就是注重對手術室護士崗位進行分級培訓與管理,進而獲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從實踐的效果來看,這種護理崗位與人員分層管理機制下,不僅可以使具備一定資歷的護理人員能發揮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并利用其綜合能力去解決問題,使得豐富的臨床經驗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還可以對新從業的護理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最終起到傳、幫、帶的作用,這可以使其自身的專業成就感得到滿足,同時也能夠督促新護士在工作中積極學習,以彌補自身知識不足,從而提高其工作能力,確保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
(三)醫院對手術室護理崗位設置及管理培訓給予極大支持
不可否認,手術室護理崗位的管理與培訓因為其科學設置崗位與分級人員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取得這些成績都離不開醫院其他科室的支持與幫助,這是手術室護理崗位實施護士崗位管理與培訓的重要保證。與此同時,護理管理者在護理崗位與人員管理理念上的不斷更新,促進了護理崗位與人員管理流程的不斷優化,最終使得醫院的護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贏得患者于醫生的一致好評。
四、研究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分層設置,并以此為對比分析基礎開展不同的手術室護士崗位培訓計劃,在具體崗位設置配置、手術室護士的崗位培訓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與實踐探索;研究發現,手術室護士崗位護士本身的專業素質與心理素質要求高,存在較大的壓力,由此在對手術室護士崗位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強對該類崗位的管理培訓,并且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與引導,以期強化其專業素質與服務能力,最終提升醫院的護理服務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欣娟,曹晶,徐園.護士崗位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13(03):159-160.
[2]于曉初.探索護士分層管理提升護理管理科學化水平[J].中國醫院.2012(05):9-11.
[3]王力紅,楊莘,韓斌如,董婷婷.探索護士崗位管理建立優質護理服務長效機制[J].中國醫院.2012(05):12-14.
[4]劉建,鄭一寧,張健.實施護理崗位管理持續推進優質護理[J].中國醫院.2012(05):15-16.
[5]周健,倪彬.建立護理崗位績效考核動態管理體系的探索[J].現代醫院.2010(07):141-142.
[6]郭玉麗,王斌全,商臨萍.崗位分析原理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0(11):953-954.
[7]徐志華,郭彩霞,高冬菊.動態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與探索[J].吉林醫學.2006(10):1280.
[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86-288.
[9]李慧,田蒔.手術室護士工作壓力的人口學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0,25(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