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發現全家接種才安全

接種疫苗是人工主動免疫,也就是通過主動接觸少量的滅活、減毒、減活的病原微生物,模擬天然疾病感染過程,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體內產生抗體等一系列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成分,為人體筑起堅實的疾病防御線。
由于小寶寶出生時還沒有得過病,體內缺乏相應的抗體,來自媽媽的抗體也會很快消失,因而需要在寶寶出生后盡快接種疫苗,幫助寶寶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統。所以,0~1歲寶寶是預防接種的重點人群。
不過,接種疫苗并非是小寶寶的專利,兒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都有必要接種疫苗,家庭成員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也能避免因生病而傳染寶寶,給寶寶一個安全的小環境。
抗體低了,要繼續接種。由于接種疫苗的致病性輕微,刺激人體產生的抗體的滴度(相當于濃度)也比自然患病低,而且這些抗體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消失。因此,兒童、青少年需要繼續通過免疫規劃來強化接種疫苗,以維持體內的抗體水平。
發病情況有變化,接種要隨之調整。衛生條件改善以及疾病預防措施加強,某些疾病的發病情況有所改變,接受接種的對象也應隨之而變。如近年來水痘在嬰幼兒中的發病率并不高,但卻在兒童、青少年中流行,需要應急接種。
侵襲寶寶的疾病同樣也有可能攻擊成人,尤其是老年人。如肺炎鏈球菌就特別偏愛嬰幼兒和老年人,兩者都需要接種,但接種的疫苗有所不同。嬰幼兒需要接種13價肺炎結合疫苗,而老年人應該接種23價肺炎多糖疫苗。此外,推薦成年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目前在我們國家的部分地區,免疫規劃疫苗已經不單單是針對小寶寶或兒童,如上海已將23價肺炎多糖疫苗列為免疫規劃疫苗,推薦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
不同年齡的寶寶需要接種不同的疫苗,相應的家里的成年人也需要接種不同的疫苗。
0~1歲寶寶的家庭這樣做
寶寶免疫規劃疫苗的種類最多,包括皮內注射用卡介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部分地區已改為注射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聯合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或麻疹-風疹聯合疫苗)、乙型腦炎滅活疫苗、A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另外,一些疫苗雖然沒有被列入國家免疫規劃,但在情況許可的條件下,完全值得接種,如13價肺炎結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這兩種疫苗分別預防嬰幼兒由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感染所引起的嚴重的肺炎、腦炎、敗血癥等。此外,還有輪狀病毒疫苗,可以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
家人由于寶寶在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前,體內抗體水平不足,寶寶的免疫力仍相當有限。如乙肝疫苗必須完成出生時、1月齡、6月齡,3次接種后,才能有效保護寶寶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襲。同時,由于寶寶免疫系統成熟度、疫苗安全性等問題,部分疫苗寶寶還不能接種,或接種后仍無法達到有效的保護性,如流感疫苗等。因此,0~1歲寶寶的家長務必根據以前自己的病史和疫苗接種史來決定接種或加強疫苗接種,避免因自己患病而傳染給寶寶。
家人需要接種的、比較重要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聯合疫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流感疫苗,家里的老年人應接種23價肺炎多糖疫苗。
1~3歲寶寶的家庭這樣做
寶寶需要在18個月時強化接種百白破聯合疫苗、麻疹疫苗(或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甲肝疫苗;2歲時強化接種乙腦滅活疫苗和甲肝疫苗。而未列入國家免疫規劃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也需要在12~15個月之間再強化一次。流感疫苗也建議開始接種。部分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或者由于各種各樣原因未能在1歲以內完成國家免疫規劃的寶寶,最好能在1~2歲完成1歲以內的國家免疫規劃。
家人應該繼續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并根據自己以前的病史和預防接種情況,考慮是否需要接種或加強接種卡介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白喉破傷風疫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家里的老年人應接種肺炎疫苗。
3~6歲寶寶的家庭這樣做
寶寶需要在3歲和6歲時,兩次強化接種AC群流腦疫苗;4歲時,再次強化接種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和麻腮風三聯疫苗;6歲時,強化接種白喉破傷風疫苗。此外,流感疫苗仍然需要每年接種。
家人建議繼續接種流感疫苗。此外,如果計劃出境游或到邊遠地區,應咨詢醫生,考慮是否接種霍亂疫苗、傷寒疫苗、黃熱病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