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彥芳,費立博,狄 佳,張 煒,聶時南
·臨床經驗·
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78例臨床分析
溫彥芳,費立博,狄 佳,張 煒,聶時南
目的 總結進食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RM)患者的臨床特點、治療及預后。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7-10月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收治的78例小龍蝦致RM患者的臨床特點、治療及預后。 結果 78例均于進食小龍蝦6~24 h發病,且均有食用“蝦黃”病史。臨床表現為頸肩背部四肢肌肉酸痛、乏力、胸悶心悸、尿色異常、暈厥等;實驗室檢查:血清肌酸激酶(CK)為(8976±2354)U/L,谷草轉氨酶(AST)為(324±127)U/L,谷丙轉氨酶(ALT)為(235±123)U/L,乳酸脫氫酶(LDH)為(4562±1578)U/L和血清肌紅蛋白(4725±1357)ng/mL。通過及時水化、堿化尿液、保護肝腎功能等治療,均好轉出院,未遺留臟器功能損傷,隨訪患者健康狀況良好。 結論 小龍蝦致RM患者經過及時有效治療預后良好。
橫紋肌溶解;小龍蝦;預后
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rhabdomyolysis,RM)從2010年7月開始在江蘇地區群發[1?2],2011-2015年,僅有散發病例[3?4]。2016年7月份開始,南京各醫院相繼收治小龍蝦致RM群發事件。現就我院收治的小龍蝦致群發性RM患者的臨床特點、治療及預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7-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小龍蝦至RM患者的臨床資料。
1.2 診斷標準 發病前24 h內有進食小龍蝦病史。滿足RM的臨床特征:①有橫紋肌溶解的相應臨床表現(肌痛等);②肌酸激酶(CK)為正常值5倍以上(即≥1000 U/L)或血或尿肌紅蛋白(Mb)升高;③除外心肌損傷引起的CK及Mb升高;④近期無外傷。
2.1 一般資料 78例中,男50例,女28例,年齡(34±4)歲。進食小龍蝦至發病時間為2~24 h,所有患者均有進食“蝦黃”病史。有6例患者有飲酒史,3例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分別服“硝苯地平控釋片、氨氯地平、貝那普利”控制血壓。
2.2 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其中主要集中在頸肩部和腰背部肌肉劇烈酸痛、四肢無力,伴或不伴有惡心、嘔吐、胸悶心悸、尿色異常、暈厥等癥狀。見表1。

表1 78例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n(%)]
2.3 實驗室檢查 患者入院時抽取靜脈血檢查。
2.3.1 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為(11.8±3.3)×109,其中有38例白細胞>10×109(10×109~18.3×109),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有23例>75%,血紅蛋白、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圍。
2.3.2 尿常規 尿隱血35例,尿蛋白26例。
2.3.3 肝腎功能 肝功能:有68例谷丙轉氨酶(ALT)增高,平均為(235±123)U/L(正常值0~38 U/L)。腎功能均正常,其中肌酐(Scr)為(60.44± 15.1)mmol/L,尿素氮 (BUN)為 (5.4±1.6)mmol/L,電解質除4例低鉀[(2.8±0.7)mmol/L]外,其余均正常。
2.3.4 肌酶及肌紅蛋白 血清 CK、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氨酶(AST)和Mb均升高,其中CK升高最明顯,CK為(8976±2354)U/L(正常值 38~174 U/L),LDH為(4562±1578)U/L(正常值90~250 U/L),AST為(324±127)U/L(正常值0~38 U/L),Mb為(4725±1357)ng/mL(正常值11.6~73.0 ng/mL)。
2.3.5 心電圖檢查及肌鈣蛋白T 心電圖除3例輕度ST?T常外,其余均正常。所有患者心肌肌鈣蛋白T均<0.1 ng/mL。
2.4 治療及轉歸 確診后均給予靜脈輸注等滲鹽水2000~3000 mL/d,同時口服大量溫開水,使尿量保持在100~150 mL/h;輸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使尿液pH升高到6.5以上;給予保肝護胃、監測肝腎功能等其他治療;所有患者肌痛癥狀1~3 d后消失,肌酶和肝功能均在6~7 d后恢復正常,尿常規等也于4~5 d后恢復正常,均痊愈出院。90 d隨訪患者均無不適。
2010年8-9月間,南京兩家醫院分別報道了小龍蝦致群發性RM的事件[1],同年9月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南京小龍蝦致RM患者,所患為哈夫?。℉AFF?。?,與食用小龍蝦有關,但確切病因尚未找到。2011-2015年,小龍蝦致RM有偶發報道,其中重癥病例鮮有報道[5]。2016年,再次出現群發性RM患者,發病前均有進食小龍蝦病史。我院本次就診的78例發病前2~24 h均有食用“小龍蝦”病史。有10例為自行購買后烹制,62例為在飯店食用,6例自行捕捉后烹制,發病均體健無外傷史,基本可排除藥物及其他疾病導致代謝性紊亂所致的橫紋肌溶解,本組臨床特點與國際上報道的“哈夫病”[6?8]以及2010年小龍蝦致RM極其相似。
哈夫病多為患者食用水產品24 h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CK和Mb升高,部分患者出現醬油色尿,大部分治愈后情況良好,個別嚴重患者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最早出現在1924年Baltic港Konigsberg haff灣,并因此得名,至今病因不明。流行病學研究調查表明發病前24 h內食用過魚類,有的病例會出現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在巴西禁止釣魚的季節沒有病例發生[7]。國內報道主要發生在長三角地區,所報道患者臨床特點與本組病例相似。與其他報道不同的是,我們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此次發病患者均有進食“蝦黃”(為小龍蝦的卵,位于蝦頭,為蝦重金屬富集的部位)病史,其中有5例患者,同一桌食用的其他人并未發病,經過仔細調查,發現未發病的進食龍蝦者只食用“蝦肉”,考慮與小龍蝦的毒素集中在頭、腮、內臟有關[9]。 同時,我們還注意到,2010年小龍蝦致RM集中在7月份,此后幾年未有群發,僅為散發,而2016年在小龍蝦上市初期的7、 8月份少見類似患者就診,群發性病例集中在9、10月份,分析原因南京地區在8月份曾有大暴雨,是否與水質污染有關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導致RM的病因眾多,外源性因素包括嚴重創傷或長時間肌肉受壓;高強度運動[10],癲癇發作導致肌肉持續收縮,高熱;而濫用毒品、降脂藥物、乙醇中毒、毒蛇或昆蟲咬傷也是導致RM的重要原因。內源性因素如糖尿病高滲昏迷,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病毒、細菌感染,多發性肌炎或皮肌炎及基因缺陷所致代謝性肌?。?1?13]。不同原因的RM病情輕重不一,預后也不一致[14]。熱射病導致的RM,高熱和運動導致肌肉損傷重,病情急,進展快,因而會出現嚴重的RM和MODS。而肌肉創傷或劇烈運動導致的RM,通常癥狀典型,容易早發現、早診斷,不易漏診,預后也較好;非創傷性因素臨床常無明顯癥狀,容易漏診。小龍蝦致RM病情相對較輕,預后也較好,在診斷時需注意排除其他病因。
綜上所述,小龍蝦所致RM是一組發病與季節有關的疾病,在小龍蝦上市的季節,要注意詢問有此類臨床癥狀的患者,防止漏診及誤診。小龍蝦致RM多數預后良好,隨訪未發現明顯后遺癥。
[1] 陳旭鋒,黃培培,康 健,等.群發性橫紋肌溶解癥23例臨床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19(10):1062?1065.
[2] 韓 玲,張 鈞.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11例分析[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1,17(5):314?316.
[3] 袁寶君,吳高林,郭寶福.南京2例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例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3,24(4):43?44.
[4] 甘 琳,李 倩,宮能凱.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2例[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5,36(3):111?112.
[5] 宗雯琦,甄世祺,陸金鳳.1例小龍蝦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危重病例報告[J].江蘇預防醫學,2016,27(2):227?228.
[6] Langley RL,Bobbitt WH.Haff disease after eating sahnon[J]. South Med J,2007,100(11):1147?1150.
[7] Dos Santos MC,De Albuquerque BC,Pinto RC,et al.Outbreak of Haff disease in the Brazilian Amazon[J].Rev Panam Sahd Pu?blica,2009,26(5):469?470.
[8] Buchholz U,Mouzin E,Dickey R.et al.Haft disease:from the Baltie Sea to the U.S,shom[J].Emerg Infect Dis,2000,6(2):192?195.
[9] 朱玉芳,崔勇華,戈志強,等.重金屬元素在淡水小龍蝦體內的生物富集作用[J].水利漁業,2003,23(1):11?12.
[10] 李增男,薛剛剛,沈錦盛.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癥的臨床特點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5,17(2):166?168.
[11] Bosch X,Poch E,Grau JM.Rhabdomyolysis and acute kidney in?jury[J].N Engl J Med,2009,361(1):62?72.
[12] Zimmerman JL,Shen MC.Rhabdomyolysis[J].Chest,2013,144(3):1058?1065.
[13] Huerta Alardin AL,Varon J,Marik PE.Bench?to?bedside review:Rhabdomyolysis?an overview for clinicians[J].Crit Care,2005,9(2):158?169.
[14] MelliG,Chaudhry V,Cornblath DR.Rhahdomyolysis:an evaluation of 475 hospitalized patients[J].Medicine(Baltimore),2005,84(6):377?385.
R685.5
B
1672?271X(2017)01?0076?02
10.3969/j.issn.1672?271X.2017.01.020
2016?11?29;
2016?12?25)
(本文編輯:葉華珍)
全軍后勤面上項目(CNJ14L002);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院管課題(2015027)
210002 南京,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急救醫學科
聶時南,E?mail:shn_nie@sina.com
溫彥芳,費立博,狄 佳,等.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 78例臨床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7,19(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