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春深更著花
——記武漢市洪山區關工委主任姚志恩

2004年,姚志恩從武漢市洪山區區長崗位退休,就任洪山區關工委主任。13年來,他用心血和汗水澆灌,洪山區關工委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多次被評為省、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他也在2015年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有人問姚老:為什么在長期年老體弱的情況下,還能為關心下一代事業做大量的工作呢?他的回答很簡單:關心下一代就是關心祖國美好的未來,為青少年成人成才盡心、盡力、盡責,也正是追求老有所為、實現人生價值所在。從工作之初,他就提出“把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年度區績效目標管理”,經區委、區政府同意,從2009年起,洪山區關工委在武漢市第一家真正做到了“三納入”“三到位”“四統一”,黨政領導真正把這項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區關工委一班人在姚老的帶領下,每年都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深入基層進行專題調研,關工委7名班子成員分片包干,聯系基層,抓點帶面。經過5年的努力,他聯系的珞南街成為全國“五好”關工委先進集體;他聯系的金橋社區,探索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新途徑,成為省市基層“五好”關工委示范單位;他聯系的廣埠屯小學,“雅行教育”工作品牌獲得全國德育創新獎。他抓的這些“點”兒,都在“面”上開出了絢麗的花朵!
姚老經常閱讀《中國火炬》,借鑒其中的經驗,集中大家的智慧,著力打造青少年養成“文雅”的言談、“優雅”的舉止、“高雅”的興趣和“儒雅”的氣質的“雅行教育”這一特色工作品牌。在這個過程中,他經常到學校與基層關工委的老同志談想法、聊思路,去的次數多了,有些學校的門衛都認識了他。就這樣,他帶領關工委老同志探索出了德法并用、知行結合、自律和他律相促進的“雅行教育”的路子,建立起褒獎“雅行”、懲罰“失雅”的長效機制。2015年,洪山區評選出“百名文明小雅士”、10名“十佳文明小雅士”。
言教不如身教,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每當姚老看到貧困孩子對知識渴望的目光,都忍不住要幫一把。6年來,他與5個貧困家庭的青少年結對,每年拿出近2萬元資助和獎勵孩子讀書學習。2014年,區關工委動員有關部門籌集了200萬元資金,對242名病殘兒童免費治療救助。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這5年,全區“五老”共籌措愛心資金370萬元,幫助2.8萬名貧困青少年完成學業。
有人用這句古詩贊譽姚老: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他說:黨培養自己這么多年,這只是做了一名老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
(稿件由湖北省關工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