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
【摘 要】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要求推陳出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的素質教育以創新為核心,以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為切入點,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47
語文是教育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小學的語文教育是以后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基礎,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關系著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甚至關系到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質量。重視小學語文的教育,不只是為了向學生傳授課程要求的學科知識,還旨在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文化修養,重視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開發學生智力,充分發現和挖掘小學生的學習潛力,為其以后的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為達到以上效果,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又該怎樣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小學生成長和發展呢?以下是筆者本人的幾點建議。
一、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增設教學活動
(一)多開展作文、朗讀、課外閱讀等教學和訓練
學好語文學科,離不開作文訓練的推動;反之,要想提高寫作和表達能力,又需要扎實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好作文能使學生收益頗多,學好作文不僅能提高語文水平,更能解決生活的需要,方便生活,生活中的日記、請假條、邀請函等文體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作文作為人與人溝通、解決問題和表達、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應得到充分的重視。教師應多組織各種形式的寫作練習,比如:日記、隨筆、讀書筆記,使小學生從小就打好寫作基本功,為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應試教育的考核沒有朗讀這一項,但朗讀訓練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語文這種需要抒發感情、體會情景的學科中。組織朗讀只需要教師的一句話,卻能帶來許多教學驚喜,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不論是詩詞還是課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都十分有趣,教師或是組織集體朗讀,或是個人朗讀,重點要求學生帶入感情,去感受教材的文化感染力。教師常常組織朗讀不僅能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達到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還能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情感和中心思想的把握,甚至還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應僅限于課本,還應由教師引導向更廣闊的地方,小學語文也不例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好文章、好詩詞數不勝數,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想要獲取這些資料易如反掌,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去搜尋這些材料,或是主動提供優秀作品,供同學們欣賞、體味、思考。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不僅是課標要求的任務,也是每一階段的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比如,學習一篇贊揚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時,教師可布置同學們或自己搜索課外的一兩篇不同作者寫的關于文中魅力風光的文章,讓同學們做一個對比,并提出相應幾個難以不等的問題,讓學生們開動腦筋,帶著問題做閱讀。
(二)多開展探究合作型學習
探究合作型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相對封閉性,更加重視探究發現對于學生學習的價值,使教學內容有更大的選擇性,教學形式上有更強的靈活性,是一種新型而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和方法。
探究合作型學習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學習情境,或是提出一些具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集體或小組中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在探討中體會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在探究合作中分析、解決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想象力。 探究合作型教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開放性和創造性,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創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能促進教師在與同學共同的探討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能力。
二、教師提升自身教學素養
(一)教師要勤于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在于對教師教學的反思和學生學習的反思,反思的對象所指范圍較廣,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活動、學生的作業和完成效果等,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要尋找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形成良好的教學反思習慣,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勤于教學反思,不僅能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豐富教學經驗,還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反思和探索的過程中,可汲取新鮮的經驗教訓,嘗試新的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活動。還應注意的是,教師的教學反思不僅僅在課后,課前和課中也應多多反思。課前的備課中,教師要思考和反思如何將課本上的知識最大程度、最生動形象而易懂地展現給學生,以及需要準備哪些教學活動;行課中,教師要面對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要反應迅速,及時思考;課后的反思則是對一堂課的行課情況進行總結和自我評估,為下次行課積累經驗。
(二)教師需不斷提升文化和思想道德素養
要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除了掌握必備的學科知識文化素養,教師還要在提高教學水平、思想道德修養方面做許多努力。
在學科文化素養方面,教師應掌握系統的語文專業知識,包括漢字、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等,對教育心理學等方面有所學習,除此之外,對經濟、社會方面的學術也應有所涉獵,不僅拘泥于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
教學水平方面,就要求教師能恰當的把握教材和教學大綱,會設計學案,能設計好教學形式和教學活動。此外,教師對寫板書、講課能力、運用教學工具等方面的自我學習不可忽視。
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必定有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小學語文的課本中所選取的課文,都具有較強的思想教育傾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加入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通過講述一些歷史故事和新聞時事等,向學生們傳輸愛國敬業、頑強不屈、艱苦奮斗、遵紀守法等優秀品質,教師課余也應多關注社會,不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使教學效率更高,教師除了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各式各樣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外,還要培育小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在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培育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和品質。作為教育主導者的教師,更是要不斷提高對自身教學水平的標準,時刻關注語文教育的發展,不斷學習語文知識,教書育人,誨人不倦,要時刻帶著強烈的職業責任感,任勞任怨,言傳身教,永不停息發展和提升自我的腳步,全身心的投入培養下一代的教育事業中。為了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更高,語文教育事業更加發展,教師和相關教育工作者要走的路都還長,要付出的努力都還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