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媛媛
摘 要:長期以來,形勢任務教育是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長期以來,形勢任務教育的方式過于單一,內容不夠全面,且無法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加之多元文化的沖擊,這些對職工的價值取向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作為宣傳工作者,要創新教育手段,真正發揮形勢任務教育布置任務、傳遞責任、凝心聚力、鼓舞士氣的作用,為國有企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形勢任務教育;干部職工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分組審議時指出,要把國有企業作為振興“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承擔著重要力量。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發展環境,國有企業形勢任務教育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才能在新形勢下煥發新的活力。
一、國企形勢任務教育創新的源泉
(一)實現優勢轉化凸顯創新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分組審議時也指出,要把國有企業作為振興“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黨和國家對國企以政治優勢促進科學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對于國企來說,將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科學發展優勢最重要的途徑和方法就是形勢任務教育的創新。
(二)經濟形勢變化凸顯創新的迫切性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產權結構多元化、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化、勞動關系契約化的新形勢,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要發揮主導作用,要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新形勢、新任務也是為創新形勢任務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
(三)存在薄弱環節凸顯創新的必要性
形勢任務教育在國企將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形勢任務教育政策性比較強、內容變化很快、政策性比較強、有實效性要求等原因,導致企業中實際開展的形勢任務教育相對于當前形勢發展需要還存在這樣一些問題:形勢任務教育缺少干部職工全員參與、全過程教育的氛圍;形勢任務教育形式簡單化,僅停留在理論灌輸層面上,內容單一,方式枯燥,調動不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形勢任務教育容易犯“實用主義”的錯誤,把教育當做“雨衣”,認為是規定動作,每年都做,不得不做,臨時應付,缺乏規劃性和長效機制。以上這些問題導致,形勢任務教育本該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的服務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二、國企形勢任務教育創新的舉措
在新的形勢下,國企的形勢任務教育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緊緊圍繞形勢發展和企業變化,通過“五個創新”,即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內容、創新載體和創新機制,來營造出企業內部和諧的發展環境,從而實現企業又快又好的發展。
(一)要創新思路
形勢任務教育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企業發展服務,不應該是“高大上”的理論堆砌,更不應該是高不可及的目標填壓,“唯實唯干”才是形勢任務教育的唯一出路。要從“命令式”的指標分解轉變為從分析實情出發,注重責任的傳遞。要根據干部職工的實際需要確定形勢任務教育工作的思路,力求在工作中有創新、有規劃、有監督,使形勢任務教育工作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需求,貼近企業改革發展實際,反映干部職工所思所想,符合企業文化的發展趨勢。
(二)要創新方法
力求方法上的改變,形勢任務教育避免過去“說教式”的傳統教育方式,逐步向引導式、激勵式、互動式轉變。形勢任務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因此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考慮到受教群體文化水平和成長背景的不同,采取普遍可以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達到教育目的,使形勢任務教育由“我主講、你聽講”變為“你提問、我答疑”。如:某化工生產型企業,為落實“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這一重點工作,圍繞“我要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要我如何做”兩個話題在干部職工中開展了安全生產大討論,受到了廣泛的好評。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有些企業在進行形勢任務教育時常局限于企業內部的資源,在已有的優勢上做文章,多少限制了活動的豐富性。可以嘗試將眼睛向外看,走出企業資源,利用社會資源,服務“活動”。如:通過區域聯建結對、行業協會等資源,走進同行企業,學習先進的做法,通過經驗交流,進一步拓展眼界,開拓思路。
(三)要創新內容
企業在深化改革階段可能會導致種種矛盾突出,而這時所面臨的難點問題,就是企業形勢任務教育的重點。要緊密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抓住“主要矛盾”。從生產經營、改革調整、人員配備等大量亟待解決的思想問題和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下功夫解決實際工作中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凸顯增強形勢任務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從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需要出發,圍繞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從而實現目標任務的“三個轉化”:即轉化為企業謀劃發展的思路,轉化為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轉化為引領發展的實際能力。如: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改的深化之年,某化工集團公司面臨著深度調整的改革任務,結合內外部經濟發展形勢,該集團公司將2017年形勢任務的主題確定為“鼓干勁,促發展”。
(四)要創新載體
形勢任務教育可運用多樣化的載體,充分整合各種教育力量、教育資源以及教育內容,以提高教育的效果。一是開展崗位教育創新。依靠工作崗位,對員工進行崗位培訓,倡導愛崗敬業,充分發揮職工對崗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陣地建在工作崗位上,通過員工隊伍思想作風的轉變,提升企業整體業績。如:某公司開展的服務窗口“一個崗位一面旗”的主題活動,旨在通過提升窗口服務人員的崗位綜合素質,來展示公司的良好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二企業文化載體創新。在生產現場或員工休息區域,用看板管理的形式,把企業文化宣傳標語和口號、安全生產名言警句等進行展示,形成極具特色的看板文化、長廊文化,增強形勢任務教育的視覺沖擊力;三是網絡載體創新。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機融合,企業報、廣播、簡報等內部傳媒是企業實施形勢任務教育的傳統媒體,近年來,不少企業在用好傳統媒體主陣地的同時,也嘗試采用彩信“手機報”、電子顯示屏、手機微信平臺等新興媒體形式進行形勢任務宣傳教育。力求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多方面收集和反映職工群眾呼聲、建議,營造出“以人為本”的氛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五)要創新機制
很多人會認為,形勢任務教育是工會或者黨務辦的日常工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形勢任務教育應該是多管齊下、全方位的教育“大格局”。要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建立起以黨政主要負責人為領導,企業各職能部門積極支持,黨政工團各工作條線齊動員,干部職工共同參與,才能使形勢任務教育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同時,要建立考核管理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責任機制,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機制,完善信息反饋渠道,做到有分工、有組織、有實施、有獎懲,形成科學的管理制度。
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工作,是國企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新形勢下,唯有從實際實情實效出發,積極改進和創新形勢任務教育,形成制度化和常態化的機制,從而實現黨組織優勢、政治優勢向企業經濟優勢、競爭優勢的轉化。
參考文獻:
[1]徐耀強.形勢任務教育勢任務教育引領企業發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05):54-55.
[2]孫德軍.國有企業形勢任務教育創新的思考[J].政工研究動態,2009
(22):28-29.
[3]楊德廣.加強形勢任務教育 增強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J].中國高教研究,2005(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