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
摘 要:本次主要對不同類型水稻品種進行試驗,分析產量構成和產量之間的關聯,為水稻種植提供參考。主要材料為超級稻品種、非超級稻品種。水稻的產量和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超級稻來說,其與穗數、千粒重呈正相關,與穗粒數、結實率呈負相關。對于非超級稻來說,其與4個因素(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呈負相關,尤其是與穗粒數、結實率呈現出顯著負相關。對不同類型水稻品種產量構成和產量之間的關聯進行明確,可為制定優良的栽培技術措施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不同類型水稻品種;產量構成;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37
水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超高產育種成為國內外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通過研究水稻品種產量構成和產量之間的關聯,可為制定合理的栽培技術提供依據,促進肥水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從根本上增加水稻產量,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1]。
1 試驗的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對象、試驗過程
主要材料為超級稻品種、非超級稻品種。在試驗開展之前,取土壤樣品,并對其含量進行分析,依據測定土樣的結果,并根據一定的比例(N:P2O5:K2O)配置肥料。底肥、追肥、追肥、穗肥4者之間的比例為5:2:2:1(即把50%的N肥作為底肥進行施用,當移栽10d之后,可進行1次追肥,25d之后進行第2次追肥,在幼穗分化減數分裂期的時候可進行3次作穗肥)。此外,在移栽以及分蘗中期,磷肥、鉀肥均施50%。于2015年3月20日開始進行播種,旱育秧主要是使用434孔塑盤,并在次月(4月23日)開始進行移栽,移栽的葉齡、秧齡以及密度分別為4.5葉、23 d以及40cm×40cm。每品的面積主要為70m2,主要采用的大區對比設計。
1.2 測定的內容和方法
產量,在成熟的時候,分區來進行實收,并使用水分測定儀對水份進行有效的測定,并以商品谷13.5%含水量折算產量;產量性狀,當齊穗之后的7d,對每個品種進行調查40穴的穗數,并對有效穗數進行計算。在成熟期內,對每個品種選取5穴植株的穗數,對穗長、結實率、每穗粒數、實粒千粒重進行有效的測定,把理論產量計算出來(見表1);分析計算產量Y與X1(穗數)、X2(穗粒數)、X3(結實率)以及X4(千粒重)之間的關系(見表2),主要采用DPS301軟件來進行統計和分析。
1.3 測定的結果
1.4 試驗結論
數據觀察分析后得出水稻的產量和4個因素(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超級稻來說,其與穗數、千粒重呈正相關,與穗粒數、結實率呈負相關。對于非超級稻來說,其與4個因素(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呈負相關,尤其是與穗粒數、結實率呈現出顯著負相關。
2 討論
在很多與水稻高產栽培的實踐研究當中,都指出要想獲得高產可通過建立大庫容來實現,因此在高產栽培的過程當中會選擇穗大的品種。然而,即使是庫容量大,也不一定實現高產量[2]。觀察本次試驗研究結果、數據得出結論:水稻產品種產量與其構成因素(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有著密切的關系,應從4大因素著手實現增加產量的目的。結合表1、表2的數據分析: 對于超級稻品種來說,其產量和穗數呈正相關,可通過提高穗粒數可促使產量不斷提高。結實率由于已經比較高,因此提高的空間不大,而千粒重素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對于非超級稻品種來說,其產量與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呈負相關,由于構成的因素均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配置水平,因此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所提高的空間都是極小的。對不同類型水稻品種產量構成和產量之間的關聯進行明確,可為制定優良的栽培技術措施提供借鑒和參考,達到增加水稻產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龔金龍,胡雅杰,龍厚元,等.大穗型雜交粳稻產量構成因素協同特征及穗部性狀[J].中國農業科學,2012,45(11)2147-2158.
[2]王堅鋼.水稻品種有關性狀的差異及其與產量的關系[D].揚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