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胡塵里
土耳其印象
◎文·圖/胡塵里

來到土耳其,感覺真神奇。這兒是西方的最東方,東方的最西方,各種根基不同的因素在這里翻來倒去地摻糅,從而產(chǎn)生了那么多美妙奇異、蘊涵深長的歷史人文。
這里的人真是淵源悠久史因繁雜,古希臘、古波斯、馬其頓、古羅馬、拜占庭、塞爾柱突厥、奧斯曼……往來興替、此起彼伏,多少古代神話般的歷史在這里交織,成就了多少英雄傳奇,成就了最美的風情景致。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波涌云蒸,安塔利亞海灣的浪靜風輕,卡帕多基亞的詭秘古怪,帕姆卡萊的奇幻瑰麗,還有托普卡普老皇宮、索菲亞大教堂、古羅馬劇場,古跡遍布,看不盡說不完的美景奇跡。自然神奇自不必說,歷史壯偉變幻起伏,給原本默默的山川灌注了閃亮非凡的內(nèi)涵。
然而最鮮活有吸引力的還是人。這里人的長相真是有看頭,既不像西歐人那么迥然怪異,又不似東方人那么平淡尋常,恰是綜合了東西方的優(yōu)點、精選提純出來的美妙。毛發(fā)烏黑,鼻梁高直,大眼亮眸,五官停勻,眉眼的聚湊相近更顯得有神。也見賣早餐的小販,竟是發(fā)泛金紅、瞳閃青藍的俊哥。滿街匆匆之人,無論職業(yè)何等,均相貌俊朗、穿著整潔、清爽干凈。看長相不覺看出許多聯(lián)想,色雷斯人的斯巴達克斯,古希臘古羅馬眾神的俊美神秀,蘇丹王室的英武尊貴,街上的每一個人都可看作是神靈英雄雕塑的模特原型。無論老年青年,男子的胡須叢生濃密,甚者可遮蔽大半個臉,平添雄性威武之氣。也有修整得很清潔悅目,須根茬子纖毫畢現(xiàn),如鐵屑受磁感應(yīng)的磁力線,密集有序地排列,向下頜角趨附延伸,似有號令驅(qū)揮的行進動感。女子多是圍著深色頭巾,不但遮掩不住她們的美貌,反而更加襯托出面容的嬌麗。她們簡直是美得不知饜足,黑眸本已很大猶嫌不夠,上眼瞼再疊出一道雙眼棱,再綴一圈卷翹的長睫毛,微陷的眼窩更似打了眼影,凝眸一瞥,流波飛揚、蕩人心旌。美在嘴的位置形狀巧合比例,顏色鮮艷,唇斂頦突,閉則含蓄矜持,開則貝齒閃爍、媚意蕩漾。長得好看的人太多了,可以說滿街的美女出現(xiàn)率達60%以上。所以,在這里說相貌出眾這個詞便變成了貶義。
這里的人長得燦爛,其內(nèi)心也陽光,熱情友好,樂善好施,尤愛助人,以此為榮。剛到伊斯坦布爾,我們走到一家烤肉店門前,看著旋轉(zhuǎn)的烤肉機,琢磨著它如何運轉(zhuǎn)操作,身后隨即就有路過的女士用英語連聲詢問:你需要幫助嗎?我們隨意說打聽價錢、吃法,她就頻頻跑進去又跑出來,以土語詢問店家又用英語轉(zhuǎn)告我們,反復(fù)多次。我們過意不去連聲致謝,但她還意猶未盡“OK?OK?”地一遍遍詢問是否滿意,這才繼續(xù)走她的路。一次上了公共車,我們向一位土耳其人詢問到一個叫做batator的地方該坐幾站、在哪里下車,該人疑惑不知該作何答,遂轉(zhuǎn)述他人,頓時滿車響起一片“芭它脫、芭它脫”的咕噥聲,幾乎人人都在念叨、個個都在思索這個地址,相互論證商討該在哪里下車最合適,隨后爭著搶著回答,不會英語的也急著幫腔、伸掌扳指地比畫。一位會英語的濃須紳士總結(jié)了眾人的結(jié)論后告知了我們,卻還不放心,又奔到司機身旁嘀里嘟嚕地反復(fù)征詢確認后再過來告知。結(jié)果車開著開著沒到他所說的站上就停了,司機腳踩剎車扭頭大聲咕嚕著,其他乘客紛紛幫著解釋說:沒到站,司機特意為你們在這里停下,從這里下車步行最近。真讓人感動得意外!這些人竟然為陌生外人想得這么周到。
在安塔利亞,我們遇到了點兒麻煩,到下一個城市乘火車需要提前訂購火車票,但安塔利亞不通鐵路因而也無出售火車票的機構(gòu)。清晨,正當我們在一家旅行社咨詢而無策時,一個遛小狗的老漢路過看出了問題,他會英語,了解情況后主動說他可以幫我們買火車票,他在下一個城市有朋友,那里通火車可以買票。但是怎么操作呢?這位老漢用自己的手機與遠處朋友聯(lián)系,大約又與售票等機構(gòu)通話,電話打了一遍又一遍耗時好久好久,最終又掏出自己的信用卡把卡號告訴對方。完了他說,他已經(jīng)幫助我們買好了火車票并付了款。我們聽了驚異不已,這是真的嗎?這可信嗎?老漢把車票的電子票號寫給我們,說憑這個就可以乘車。我們付給他車票錢后還滿心疑惑,這可靠嗎?他不會騙我們吧?然而次日一大早,當我們準備乘大巴車離開之前,這老漢又跑來為我們送行,再次叮囑我們該注意的事項。這樣的真誠,能不信任他嗎?
在帕姆卡萊棉花堡旅游,我們步行上山卻錯走上了車道,正當懊悔路長時間不夠,后面來了一輛皮卡小車,一個老頭開車,后座坐著他年輕的女兒。見我們招手,車立刻停下,女兒下來打開后門讓我們坐進去,她自己坐到前邊。也許是不擅英語,他們并不多說,車一直開到最高處的景點停車場。我們原以為這父女倆也是上山旅游順路捎我們一程,誰知他們搖頭拒絕我們付費,匆匆調(diào)轉(zhuǎn)車頭開下半山腰向另一條岔路遠去。我們這才明白這父女倆根本就不上山,他們情愿多跑冤枉路,就為的是把外來游者送到目的地。
走到每個城市,每當問路求助,所遇之人都熱情相告,很多都是自愿引領(lǐng),放棄自己正在做的事帶著你前往要去的地方。在孔亞城我們問路,一位青年女子告知如何如何走、到什么地點坐什么車,過后擔心我們找不到,又親自帶領(lǐng)我們走。走啊走,走了足有20分鐘之久,穿過了一個又一個橫街豎巷,為了確認,她還不時再去詢問別的路人。最終走到一個地點,再找尋要乘的車,遠遠見到一輛已經(jīng)啟動的小巴車,她飛一般奔跑著攆上攔住,問清所去目的地和路線,然后招呼我們上車,這才揮手告別。
類似這樣的情形我們遇到過多次,每一次當?shù)厝说臒崆楹每投剂钊烁袆硬灰选F鸪跷覀円詾槭亲约哼\氣好常遇到好人,后來琢磨出絕非運氣,而是當?shù)仫L尚使然,幾乎人人如此、處處如此。這樣的舍己為人,慷慨施助,不圖功利,他們?yōu)榱耸裁矗恳苍S什么也不為,就是習慣做法、本分行為、信仰驅(qū)使。如此對外人友好熱情、禮貌文明,根本無須滿社會政策鼓舞、輿論宣傳、教育號召、策劃催動,純粹是天生使然、習以為常的傳統(tǒng)風尚。自然純真、誠懇敦厚,這種禮俗風氣真讓人感動難忘,也讓人深思自省。

